七月,東京國際車展。
當京城汽車的展臺亮出“bestchinesecar“的英文標語時,歐美記者們還抱著看笑話的心態。
直到倭國自動車研究所公布測試數據——“京馳-200c”的nvh靜音性能居然比同期本田雅閣高了2分貝!
《華爾街日報》的標題充滿酸味:《社會主義鄉鎮企業如何造出媲美美利堅品質的轎車?》
而德意志《工業周刊》更直接,在封面放上約瑟夫和劉建國的合影,標題是《老師與學生:世界汽車格局正在改變》。
一周后,《汽車世界》雜志突然刊發一篇爆炸性報道——《實測數據存疑:京馳-200c真實性能調查》。
文章作者田中浩二聲稱,他們在北海道測試場進行的對比測試中,京馳-200c的百公里加速比廠家數據慢了1.2秒,油耗高出15%。
劉志遠在早餐時看到這篇報道,牛奶杯“砰”地砸在桌面上:“小鬼子這是輸不起!”
劉建國卻慢條斯理地剝著雞蛋:“去把測試部的王工叫來。”
三天后,京城汽車召開新聞發布會。
技術總監周明當眾播放了一段視頻:同樣的測試車輛,同樣的北海道測試場,在倭國汽車工業協會監督下,京馳-200c跑出了比廠家標注更優的成績。
“我們歡迎全世界任何機構監督。”周明推了推眼鏡,“但請用同一把尺子量人量己。”
“京城汽車集團”新聞發布會結束后的當晚,京城汽車市場部燈火通明。
營銷總監楊立新盯著實時輿情監測系統,紅色曲線正在陡峭攀升。
“……京馳打臉日媒……已經沖成了眼下最火的新聞。”年輕的實習生小周興奮地報告,“……雅虎網上我們的回應視頻播放量破百萬了!”
劉志遠卻皺著眉頭:“輿論熱度只是一時的,關鍵是怎么把關注度轉化為銷量。”他轉向新媒體運營團隊,“立即啟動'真實車主證言'計劃。”
第二天清晨,一則名為《我的京馳200c:兩萬公里真實記錄》的長文刷爆天涯論壇。
作者是粵省某出租車司機老趙,他用詳實的加油記錄、維修清單和幾十張照片,證明自己的京馳200c實際油耗比工信部數據還低0.3l/100km。
“最狠的是這段。”楊立新指著文章末尾的視頻——老趙用相機拍攝的加速測試,0-100km/h比官方數據快了0.5秒。
報道引發的風波意外催生了首個國產車粉絲群體。
滬海車主陳明在天涯論壇建立了“京馳車友會”,他在還論壇上傳了一張318國道拍攝的照片——京馳-200e越野車與豐田陸地巡洋艦并駕齊驅穿越怒江七十二拐。
帖子標題是:《五萬公里無任何毛病,國產車照樣玩越野!》
更震撼的是寶縣車主林曉東提供上傳的短視頻:他的京馳-200c被失控的集裝箱卡車側面撞擊后,b柱僅輕微變形,全家安然無恙。
視頻最后是特寫鏡頭——車門依然能正常開合。
“以前覺得安全靠鐵皮厚薄,”林曉東在論壇說道,“現在才知道什么叫結構力學。這車,真牛!”
……
七月的第三周,“京城汽車”全國4s店的訂單系統集體爆單。
“昨天一天接了87個訂單!”燕京王府井旗艦店的銷售總監李娜嗓子都啞了,“現在訂車要排到明年三月了。”
最夸張的是寶縣特區某高科技公司,一次性訂購了團購100輛“京馳—200c”作為員工年終獎。
老板馬明輝在簽約儀式上說:“我們要支持夏國智造!”這句話被y視《新聞天天播》引用后,又引發新一輪訂購熱潮。
財務部總監老馬帶人連夜加班核算:僅七月份的銷量就達到1.2萬輛,創下國產中高級轎車單月銷售紀錄。
更驚人的是訂單結構——頂配車型占比高達65%,完全顛覆了“國產車只能賣低配”的行業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