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掌聲如潮水般經久不息。
在觀禮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坐著一位特殊觀眾——張建軍。
他是某研究所的研究員,在首輪高職干部考核中,因成果不足被“紅牌罰下”。
當時巨大的失落差點將他擊垮,是“三星工程”的技術轉化政策給了他新生。
知恥而后勇地張建軍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帶領一個由“淘汰者”和年輕技術員組成的小團隊,從零開始攻關高原單兵供氧難題。
歷經無數次失敗,最終成功研發出體積小、重量輕、續航長的高原單兵供氧系統,在高原部隊試用中獲得極高評價。
此刻,雖然張建軍沒有站在領獎臺上,但看著臺上那些閃耀的獎章,他緊握的拳頭微微顫抖,眼中閃爍著同樣明亮的光。
劉之野走上臺,為后勤系統獲得“科技金星”的最高成就者頒獎。
他目光掃過全場,聲音洪亮而充滿力量:“同志們!今天能佩戴勛章的獲獎者,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但‘三星工程’的光芒,絕不僅限于此!
它是所有在平凡崗位上默默耕耘、在艱難困苦中不懈探索、在改革浪潮中勇于破冰的后勤系統所有人心中的火把!”
“四年前,我們站在人才斷崖的邊緣,憂心忡忡。
四年后的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用改革的勇氣、創新的智慧、集體的力量,在斷崖之上架起了通向未來的橋梁!
這支由金星、銀星、新星匯聚而成的星河,就是我們強軍興軍、保障打贏最堅實的底氣!”
他話鋒一轉,目光更加深邃:“但是,同志們!世紀之交的鐘聲即將敲響,新的征程就在眼前。
國際格局風云變幻,科技革命日新月異,軍事斗爭準備的要求越來越高!
我們‘三星工程’點燃的烽火,不能熄滅,只能燃燒得更旺!
它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更高更遠的起點!
未來,我們要讓這星河更加璀璨,讓這烽火照亮更深更廣的領域!”
……
今年盛夏,夏國大河流域爆發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濁浪排空,驚濤裂岸,千里河堤危如累卵。
數百萬軍民緊急奔赴抗洪一線,一場關乎千萬人生命財產的保衛戰驟然打響。
后勤部大樓徹夜燈火通明,空氣凝重得能擰出水來。
巨大的電子屏幕上,實時跳動著險情、兵力部署和物資消耗數據。
“荊河大堤沙市段出現特大管涌群!請求緊急支援!”
“九河大堤!請求緊急醫療隊!”
“云夢湖區域多處堤壩漫頂!請求速運救生器材!”
告急的電報如同雪片般飛來。
周銳守在通信樞紐,喉嚨發干,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擊,將一道道指令和協調信息傳遞出去。
他親眼看到,平時沉穩如山的劉之野首長,鬢角的白發在這幾天里驟然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