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驗我們后勤保障能力的時刻到了!”劉之野在緊急會議上拍案而起,聲音嘶啞卻斬釘截鐵,“所有后勤系統,進入戰時狀態!所有資源,向一線傾斜!”
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實驗樓內,陳薇團隊正在進行干擾素項目的最后動物攻毒試驗。
刺耳的警報聲突然劃破寧靜——“抗洪應急響應,一級!”廣播里傳來急促的命令。
“試驗暫停!所有人,跟我去裝備庫!”陳薇沒有絲毫猶豫,一把扯下實驗手套。
作為高級人才,陳薇的研究室同時承擔著模塊化野戰醫院關鍵組件的研發任務。
她們負責的,正是最核心的“移動式無菌手術方艙”和“快速檢驗單元”。
裝備庫內,一片緊張有序的忙碌。
巨大的集裝箱式方艙組件正被吊裝上重型卡車。
陳薇跳上指揮車,抓起對講機:“各組報告準備情況!”
“手術方艙a組就位!”
“檢驗單元b組就位!”
“水電保障組就位!”
“出發!目標——機場!”車隊轟鳴著駛出營門,匯入滾滾向前的軍車洪流。
九河區,濁黃的洪水咆哮著涌入城區。
臨時構筑的子堤旁,一片泥濘的空地上,陳薇跳下車,雨水和汗水瞬間模糊了她的視線。
她抹了把臉,嘶聲喊道:“以我為中心!展開模塊一!動作快!”
沒有口號,只有鋼鐵碰撞的鏗鏘和急促的口令。
穿著迷彩服的科研醫療人員瞬間變身熟練的工程兵。
巨大的箱體被液壓裝置撐開、展開、連接。
鋪設無菌地板、架設無影燈、啟動自備電源、調試檢驗設備……
僅僅不到24小時,一座擁有300張病床含50張重癥監護床位、8間標準無菌手術室、全套檢驗和血庫保障的現代化野戰醫院,如同鋼鐵巨獸般矗立在洪魔肆虐的邊緣。
第一批重傷員被沖鋒舟送來時,手術室的無影燈已經亮起。
陳薇親自守在檢驗單元,指揮快速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
一位腹部被鋼筋刺穿的戰士被緊急推入手術室,腹腔嚴重感染,生命體征微弱。
“傷員體溫39.8!血壓持續下降!”
“血型o型陰性!庫存告急!”
“啟動應急通訊!聯系后方血站!請求空投!”陳薇的聲音冷靜得沒有一絲波瀾。
“陳主任,感染指標爆表,懷疑有厭氧菌混合感染!”檢驗員的聲音帶著驚恐。
“用我們最新驗證的廣譜抗生素組合方案!加用甲硝唑!快!”陳薇迅速做出判斷,這是她們在干擾素項目動物實驗中積累的寶貴經驗。
手術持續了六個小時。
當主刀醫生疲憊卻帶著一絲欣喜走出手術室,對著守在外面的陳薇豎起大拇指:“成了!多虧了你們快速準確的檢驗和及時的血漿!手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