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擔心吵到臥室內休息的李杰,李水根和李大山兩人直接來到堂屋內坐下,看著秀秀和秀軍兩個淘氣小家伙,讓他們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音。
高蓉蓉則是自告奮勇,到廚房去幫忙燒鍋去了。
就在李水根一家老小在準備午飯的時候,十幾里外的米家村卻是發生著激烈的爭執。
李水根的爹娘去世的比較早,他上面還有四個姐姐,之前就因為老爹李大奎偏心與否,一直鬧得不可開交。
在農村就是這樣,基本上都是重男輕女,家家戶戶都是如此。
之前李大奎還在世的時候,李水根的四個姐姐每年會登門拜訪,雖然很不情愿,但過年初二的時候還會過來露個面。
自從前幾年李大奎去世之后,李水根的四個姐姐就人間蒸發了。
其實這樣也好,可能因為是親姐弟的原因,李水根對于四個姐姐很是忍讓。
但不管是李大山和李大海,還是李杰,甚至是李琳和李安兩個小家伙,都不喜歡四個姑姑。
四個姑姑每次過來都擺出一副難看的臉色,搞得好像李水根一家欠她們很多錢一樣。
主要還是因為李大奎死后,剩下的那么一點點財產,也就十幾塊錢的樣子,都給了李水根。
但是無論李水根怎么解釋,四個姐姐都不相信,自己的老爹李大奎只攢了十幾塊錢。
她們四個非說老爹李大奎攢了好幾百塊錢,全部都給了李水根,但李水根和陳秀芳兩口子死活不將錢給拿出來。
也正是因為這樣,前些年鬧得不可開交,后來李杰的四個姑姑就直接消失了,再也沒有和李水根一家有過接觸。
本來這件事也就過去了,就這樣老死不相往來的也挺好。
但不知怎的,遠在十幾里外米家村的李丹和李月姐妹倆,就聽說自己弟弟李水根家發達了。
兩個兒子李杰和李大海,都去縣城當了工人,現在家里生活過的無比滋潤。
本來姐妹倆對于這件事情是持懷疑態度,但是架不住村里這樣說的人越來越多。
再加上每年初二,姐妹兩人的兒女都沒有去李家村去看望李水根這個舅舅,導致村里人說閑話的越來越多。
說來也巧,李杰的大姑李丹和二姑李月都嫁到了十幾里之外的米家,大姑父米大力和二姑父米有才還是遠房親戚。
所以李丹和李月在嫁到米家村之后,姐妹兩人的來往很是頻繁。
這天閑來無事,李月帶著丈夫米有才又到大姐李丹家串門。
“大姐,我來看你了。”
還沒等李月說什么,李丹就拉住李月的手,兩人來到堂屋后,李丹就小聲嘀咕道。
“你看,我就說吧,之前爹娘走的時候肯定留了很多錢給小弟。”
“小弟這些年藏得真夠緊的,直到這兩年才舍得把錢拿出來,現在三個兒子兩個到了縣城當工人,平時更是不愁吃不愁喝的。”
聽到大姐李丹的話后,米有才和李月夫妻兩人對視了一眼,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米有才是那種自視甚高的人,聽李丹將小舅子李水根一家的生活夸得像一朵花似的,他卻是無所謂的說道。
“大姐,話可不能這么說,咱們兩家過的也不差呀。”
李丹自然知道自己的二妹夫米有才是什么德性,和自己的丈夫米大力差不多,都是那種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于是不咸不淡的說道。
“咱們兩家是過的不錯,吃穿不愁,但咱們的孩子呢?他們可沒有在縣城工作啊!”
米有才聽到李丹的話后,臉色變得很是難看。
瞧她這話說的,好像村里有誰家的孩子到城里當工人了一樣。
估計是在村里聽到風言風語,說李水根一家出了兩個工人,又有了什么想法。
米有才其實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制裁一下李丹,讓她徹底放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