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又在想了想,沒必要為了維護小舅子李水根一家,反而得罪了這個近在眼前的大姐李丹。
于是米有才忍耐住了有些不爽的情緒,并沒有再多說什么。
站在李丹旁邊的米大力有些不悅的看了一眼氣勢洶洶的李丹,然后看向米有才和李月夫妻兩人,有些歉意的說道。
“有才,小月,你們倆個也別介意,你大姐她就是心直口快。”
見到米大力出來打圓場,米有才這才沒有再多說什么,于是揮了揮手說道。
“哥,嫂子,你們幾個先聊,我先回家了。”
說完米有才轉身便走,連自己的媳婦李月也懶得管了。
見到二妹夫米有才居然直接走了,還沒有抱怨完的李丹心中更加有些不悅了。
還沒等李丹說些抱怨的話,一旁的米大力趕忙開口說道。
“瞧你剛剛說的是什么話,有才他能不想將孩子都給送到縣城當工人嗎?”
“人家小杰和大海有工作關咱們什么事?村里的那些人,他們愛咋說咋說去吧。”
見到自己的丈夫訓斥自己,李丹的臉色變得很是難看,她用不耐煩的語氣說道。
“就你一天天喜歡充當和事佬,小弟家兩個孩子能到縣城去工作,肯定沒少花錢。”
“小弟和弟妹一直在村里,就連當初大山結婚的時候,蓋房子的錢還是朝別人借的,村里誰不知道?”
“結果爹娘他們去世才沒幾年,小弟一家一口氣將兩個孩子都送到縣城去當工人了,這要是不花錢去找關系能成嗎?你說說他們這錢是哪來的?”
“之前爹娘剛去世的時候,我就說家里肯定有錢,小弟和弟妹他們兩個非說只有十幾塊錢,還假惺惺的拿出來分了。”
“現在倒好了,家里一下子出了兩個工人,那錢不分咱們就算了,怎么也不知道幫洋洋和成功也找個工作?”
米洋洋是李丹和李大力的大兒子,今年三十歲,小學都沒讀完。
米成功是李月和李有才的兒子今年二十六歲,只是勉強把小學讀完,沒上過初中。
聽到自家媳婦說的頭頭是道,一旁的米大力覺得有些好笑。
(臨時加戲,本來李杰的那些姑姑不想寫的,但是想到現實,心里實在生氣就寫了)
一是因為,書里確實需要一點點反派,二是因為,這是我個人親身經歷。
藝術源于生活,有時候確實是如此,看著故事或里的喜怒哀樂,有時候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去本科學校上學之前(我是專升本的)那年我爺爺去世,四個姑姑老是覺得我爺爺給我家留了很多錢。
我爺爺是退伍老兵,每個月有八百塊錢的補貼,但是在他去世前一些年就經常生病。
以前我爸媽在北京那邊開的雜貨店,就把我爺爺接到那邊,后來疫情那年我爺爺去世,我家的店鋪也倒閉了。
當時為了給爺爺治病,家里積蓄都被掏空,又趕上疫情,在老家靜默了半年,沒收入。
我記得很清楚,在我去上學的時候,當時我家把所有的錢湊在一起,微信,支付寶,銀行卡余額,現金,全部加一起,只有三千多。
四個姑姑還一直覺得爺爺給我家留了很多錢,各種鬧。
我去本科學校的學費都是自己賺的,專科結束之后沒有去報專升本的輔導班,然后在外面工作大半年,攢了三萬多。
要不是因為自己賺了點錢,去上學的錢都沒有,只能去朝其他親戚借或者貸款。
煩心的事就不提了,反正那些親戚全部都已經斷絕來往,直到現在四個姑姑還覺得爺爺走之前給我家留了好多錢。
一個沒有經濟收入的老人,還經常住院,除了每個月八百的退伍補貼能上哪弄錢啊?
算了,不說這些事了,這段個人經歷過幾天就刪了。
(有書友會有疑問,為什么不把和作品內容無關的話,放到作者有話說里面,因為我發現有很多書友是不看書的,只是聽書,算是看書也懶得點章末作者的話,以后我就少寫和本書內容無關的東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