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簡單易學,一個意義深遠。
李曉林對面的老孔遺憾道:“這稿子要是給咱們《收獲》就好,搞不好3月刊又能創造新高。”
其他人干脆建議李曉林:“趕緊跟魏明聯系吧,一定要拿下他下一篇啊!再晚一些估計什么《十月》《花城》又該下手了。”
李曉林覺得有道理,這時候還矜持啥啊,魏明這小子質量太穩定了,簡直就是發行量助推劑。
她直接把電話打給北大南門,如果魏明這個月能寫出來,三月直接給他插個隊!
燕京,北大。
接電話的小伙子看著面前的章德凝露出一個無奈的苦笑。
“哦,《收獲》的李編輯是吧,我們明哥不在,還沒回來上班呢,好好,你說我記……”
他單獨拿出一個本子,上面記的都是給魏明打電話的人以及事,都已經記了好幾頁了。
放下電話后,章德凝笑問:“小段,最近給魏明打電話的人特別多吧。”
門崗小段笑道:“章姐,你也看到了,一會兒功夫我都接了兩個打給明哥的電話了。”
上一個是廣州的《花城》。
章德凝道:“那能不能把我寫在前面啊,就說讓他回來先給《燕京文藝》回個電話。”
“沒問題啊,咱都是北大的嘛。”
“哈哈,你小子,有前途!”
章德凝走后不多一會兒,頭戴紗布的彪子和掛著胳膊的小梅這對天殘地缺組合巡邏回來了。
小段趕緊道:“兩位留步,又有明哥的信。”
“讀者來信是吧,給我們吧。”
現在這些信主要是《牧馬人》的讀者,不過畢竟已經一個多月了,每天數量已經大大減少,但魏明買的二手柜已經存滿了,現在這些信都要放在他床上。
“可能不是讀者來信,是香港來的,而且是兩封。”小段把信交了出去。
彪子和小梅立即精神一振,走前明哥有過交代的,如果有香港來信一定要妥善保管。
所以之前朱霖從云南寄來的信被他們和普通讀者來信放在一起,但這兩封信則被妥善收藏了起來。
不過兩人還是很好奇,把信封看了一個通透。
兩封信,一封像是女孩寫的,字很柔,叫“阿敏”。
另一封像是老頭寫的,字很剛,叫“老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