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1979年嗎”
“是的,79年10月份,我記得是中國的國慶之后。”
“巧了,那時我剛到燕京,也剛剛發表了一篇短篇小說。”魏明用流利的英文對答如流,這首先就很吸引好感。
格拉斯問:“也是兒童文學嗎,我聽介紹你是一名兒童文學作家。”
“不不不,是講中國改革開放的,我各種類型的作品都寫,兒童文學、嚴肅文學、科幻文學甚至武俠小說。”
來自美國的約翰歐文有些難以置信:“兄弟你才多大啊”
英國的年輕作家馬丁艾米斯道:“好像二十出頭,但確實著作等身,你沒看今天的《圖書交易報》嗎,他帶來了十幾部中長篇小說,一天之內賣出了幾十個版權,而且他還是一名出色的音樂人,我是你的樂迷,r.why。”
魏明笑著對他表示了感謝,并回答了約翰歐文:“寫得多是因為看得多,想得多,身邊的素材也足夠多,不過最近感覺素材有些不夠用了,所以得經常出來走走。”
“看來你的閱讀量應該不錯,那你看過《金平梅》嗎”君特格拉斯問。
這個問題讓臺下懂英文的魏紅臉色一紅,這個老頭真是沒事找事,我哥一身正氣,他讀《春秋》的,怎么可能看過那種書呢!
“當然,這是中國古代文學不可多得的瑰寶,我朋友那里還有一套清朝的插圖版。”
見魏明這么說,而不是推三阻四欲語還休,格拉斯非常開心,這不是個常規中國人。
這部明朝奇書被翻譯成英文叫做《金蓮》,譯者是英國的克萊門特埃杰頓,這個版本在全球傳播甚廣,《金平梅》熱度不遜于《紅樓夢》,甚至因為足夠簡單和市井,傳播度可能還要更高一些。
所以君特格拉斯不僅看過,而且創作《鐵皮鼓》的時候在一些露骨描寫上還受到過《金蓮》的啟發,當然也為他引來過一些爭議。
魏明這次出國就想弄一套英譯本的《金蓮》,因為譯者翻譯這部小說的時候老舍先生正在倫敦教學,對克萊門特提供了非常多的幫助,他還特意在扉頁上寫了一句“獻給我的朋友舒慶春”,并表示要是沒有舒慶春的幫助,他根本不敢攬這個活兒。
這又是一個新鮮的翻譯界冷知識,自己喜歡的小說和自己的喜歡的作者竟然還有這種緣分,魏明也是從葉老那里聽到的,他和老舍是至交,不過老舍先生回國后可不敢宣揚這事,所以國人鮮有知道的。
本來是聊文學的,見魏明也看過,而且似乎研究頗深的樣子,格拉斯直接扯到了《金蓮》上,顯然非常推崇此書。
魏明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就順著他的話頭聊起了中國明清小說的成就,也是希望能夠引起在場外國出版人的注意,別光盯著四大名著和《金蓮》了,也開發開發其他中華古典名著啊。
現在就連《聊齋志異》都沒完整版的英譯本,還是等十幾二十年后閔福德攬下了這活兒。
“其實我最早成名的童話作品《天書奇譚》就取材自明朝時的一部古書《平妖傳》,現在這部小說已經被企鵝出版社購入了英譯授權,bbc也投資拍攝了同名動畫片,也不知道是動畫片更快,還是英文譯本能更早面世。”
魏明不錯過任何一個打廣告的機會,也不知道bbc有沒有派記者過來。
這場見面會的主角肯定是君特格拉斯,但魏明怎么也能算是一個男二,戲份也不少,幾位英美作家只能充當小配角和龍套。
魏明再次為自己的口語水平而暗喜,就是魏紅有點不開心,大哥竟然真的看過那種書,他不會還做過那種事吧!
魏明的表現也給初入文壇的村上春樹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刻他幾乎成了亞洲文學的代表。
遺憾的是自己之前竟然都不知道這個名字,看來自己對隔壁近鄰的文學發展還是太疏忽了啊。
不過魏明的作品賣出了那么多英文和日文授權,很快自己就能看到他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