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號那天早上,周奕和周建國吃完面之后,周奕去市局上班,周建國則是精神抖擻,跟打了雞血一樣。
回到家,張秋霞一見自己丈夫這表情,趕緊問道:“咋啦,這是下崗的事有轉機了?”
周建國換上二鋼的工作服說:“沒有轉機,但是兒子教會了我一個道理,求人不如求己,這件事還得靠我們自己。”
“靠自己?”張秋霞一愣,見周建國換好衣服直接往外走,問道,“你去哪兒啊?昨兒宣布名單后不是說不用去上班了嘛。”
昨天,人事科宣布下崗名單后,同時表示名單里的工人,從明天開始就可以不用來廠里上班了,勞動關系轉出需要一些時間辦理。至于拖欠的工資,廠里會盡快想辦法的。
昨天很多人就在商量了,到底還要不要去上班。
很多人的答案是不上,因為已經好一陣子了,大部分車間上班也沒活兒干,很多人不是嘮嗑就是打牌,還有一些婦女是打毛衣。
大伙兒都覺得,與其來耗著,不如去找找生路,看能干點什么掙錢。
所以,周建國夫婦今天也沒打算去廠里。
周建國出了門,騎上自行車就直奔二鋼宿舍而去。
因為他們現在住的是一鋼的宿舍,大部分老工友都是二鋼宿舍多少年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老鄰居。
按照周奕的說法,第一步,是聯合這幫人。
周建國回到二鋼宿舍,第一個要找的,是一個叫孔老三的人。
這人本名叫孔金剛,家里排行老三,熟的人都喊他孔老三。
孔老三在廠里還有一個外號,叫孔模范,后來進廠的年輕人或許不知道,但像周建國這種老人可都是清楚得很。
八五年的時候,二鋼的煉鋼廠差點出一起重大安全事故,起因是車間為了趕生產進度,在安全檢驗不足的情況下,使用起重機違規作業,吊起鋼包進行操作。
那是一個十噸重的鋼包,里面還有一千五百度的鋼水。
煉鋼工人孔老三在起重機吊起鋼包的時候,察覺到鋼包似乎有向一側傾斜的趨勢,立刻沖過去阻止起重機移動。
操作起重機的工人還不以為意,結果孔老三直接上去強行逼對方把鋼包放了下來。
班組長沖過來,大發雷霆,認為孔老三神經病,害整個班組生產進度完不成。
由于事情太大,當即廠里的安全員來做復檢,結果安全員發現,起重機一側的機械部分確實存在故障,導致吊起鋼包的時候有輕微傾斜。
而且根據安全員的測算,如果沒有停止操作的話,很有可能在吊運過程中,故障部分無法承受重量脫落,導致鋼包墜落。
而那樣的后果,是任何人都無法承擔的,因為當時整個車間里有二十幾名工人。
造成傷亡的話,將會是震驚全國的安全事故,不光是廠領導,連市里的領導都得跟著一起倒大霉。
孔老三阻止了這樣巨大的事故發生,立刻就成了全廠的焦點人物,成了英雄。
不僅廠里專門為他開了表彰大會,還解決了他多年的住房分配問題,更是被市里授予了當年十大勞模、時代標兵等殊榮。
所以才會有孔模范這個稱呼,連廠長見了他都會這么稱呼。
但有些老實人,就是容易吃虧,或者說是太傻太死腦筋。
廠里本來想把孔老三往上提拔提拔,當儲備干部的,畢竟他在這件事上居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