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很多警察學校都是中專,主要是為了培養基層干警。
像周奕派出所的師父張寧,就是中專警校畢業的,大多數一輩子都在基層崗位上。
而和張寧差不多年紀的金磊,則是早年的大專警校生,上限明顯就要高很多。
秦北海說,秦峰告訴他自己通過中專警校文化考試的時候,他第一時間是質疑,質疑兒子是不是利用了自己的人脈關系。
這是他此生最后悔的一件事。
為此,父子倆第一次大吵了一架。
后來秦北海找學校了解了情況,得知一切正常,沒有任何徇私舞弊。
他知道是自己錯了。
但父權的尊嚴和倔強,讓他低不下頭來,而且對他們夫婦的圈子來說,讀一個中專確實也不算什么光榮的事情。
后來,日子不咸不淡的過了三年,秦峰從警校畢業了,被分配到了一個派出所。
按理來說,以秦北海的地位和人脈,幫兒子安排一個進分局的工作是易如反掌的。
可他沒這么做,不是因為大公無私,而是因為內心潛意識里覺得兒子拿不出手,給自己丟人了。
所以他沒有管,也沒有問。
進了派出所之后的秦峰,也從家里搬了出去,住進了派出所的宿舍里,夫婦倆和兒子的溝通更少了。
后來的變化是因為他愛人退休了,退休之后一下子閑下來了,心態也發生了變化。
和兒子的交流溝通也變多了。
在當母親的斡旋下,秦峰和家人的關系也漸漸得到了緩和,平時不忙的時候也會回家住。
但他們夫婦倆不知道的是,有些事彌補得太晚了,因為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那年,秦峰二十一歲,在家屬院樓下拍下了那張照片。
夫婦倆這才知道,天資愚鈍的秦峰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在派出所工作的日子里,他白天執勤巡邏,處理片區里雞毛蒜皮的瑣事,晚上則在努力備考,他想通過成人高考讀公安大學。
他并不笨,他只是比別人走得慢一點而已,但他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去走更長的路。
而這一切,都是他殉職之后,秦北海去派出所宿舍里收拾他的東西的時候才知道的。
那天晚上,他值班巡邏,遇到了一伙兒小偷,偷國有單位的財物,被他發現。
在追捕小偷的時候,他遭到了偷襲,被其中一名小偷捅了一刀,最后因為大出血而搶救無效身亡,享年二十三歲。
在他殉職后的第三天,家里收到了公安大學的成考錄取通知書。
秦北海在他日記本的最后一頁看到了一行字:我也想成為那個可以讓父母驕傲的兒子。
秦北海抱著兒子的日記本泣不成聲。
直到這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的兒子有多優秀。
但一切都已經晚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
倒過來,又何嘗不是呢。
周弈沒想到,如此和藹可親的兩位老人,居然有著如此令人心碎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