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做完飯后,趙四海從兜里里拿出一個小本子,小心翼翼地遞給馬華,語重心長地說道:“這是你師爺做菜的一些經驗和總結,還有我對其他菜系的一些經驗和心得,你拿回去好好看看,對你做菜會有很大的幫助。”
馬華見狀,如獲至寶般地接過小本子,滿心歡喜地打開觀看。
只見本子里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菜品的制作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項,每一頁都寫得工工整整,顯然是經過精心整理的。
趙四海看著馬華專注的樣子,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后繼續囑咐道:“別人的經驗可以借鑒,但千萬不可以照搬照抄,那樣你在廚師這個行業是走不遠的。廚師嘛!就一定要有自已的特點和風格,這樣才能在眾多廚師中脫穎而出。”
馬華聽到趙四海的話,不禁有些疑惑,他抬起頭,不解地問道:“師傅,我不太明白您說的意思啊!學廚不就是學習師傅的手藝嗎?要是做出來的菜跟師傅不一樣,那還能叫學廚嗎?”
這一問,還真把趙四海給問住了,他思考了一會兒,突然靈機一動,指了指桌上中午剩下的炒白菜,對馬華說道:“來,你嘗嘗我做炒白菜,然后再想想,這跟你師爺做的有什么不同?”
馬華聞言,立刻夾起一筷子炒白菜放入口中,細細品味起來。
以前他還真沒留意過這個問題,此刻經過趙四海這么一提醒,他才開始認真思考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馬華似乎才回過神來,他猶豫了一下,然后緩緩說道:“師傅,我覺得你做的菜雖然沒有師爺做的那么精細,但卻比師爺做的菜更下飯。”
趙四海聽后,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他對馬華剛才的評價頗為滿意。因為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馬華在品嘗菜品時是用心去感受的,而不是僅僅為了敷衍了事。
趙四海點了點頭,表示對馬華的認可,接著他又拋出了一個問題:“那你再仔細想想,我和你師爺在做菜方面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這次馬華可謂是絞盡腦汁,苦思冥想,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出師傅和師爺之間究竟有什么不同之處。
最終,馬華只能一臉沮喪地對著趙四海說道:“師傅,我實在是想不出來啊。”
然而,趙四海并沒有責備馬華,反而語重心長地開導起他來:“你師爺可是從大飯店里學出來的,就像唱戲的人說的那樣,他是科班出身,他所面對的都是一些見多識廣、對美食有較高要求的食客。”
趙四海稍作停頓,接著解釋道:“而我就不一樣啦!我是在軋鋼廠里學出來的,你師爺需要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食客的口味偏好、用料的講究程度等等。”
“但我呢,只需要考慮怎樣讓工人們吃得實惠就行了,這便是我和你師爺之間最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