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陣子就要到沐佛節了,城內外各大寺廟現在都在張燈結彩,合該好好去耍一番。”
“不錯,我聽說昭覺寺、大慈寺,皆有浴佛齋會,可不能錯過。”
陸北顧瞥見他們案上擺著精致的瓷盞,旁邊小碟里盛著切成花瓣狀的腌梅子。
這種茶肆就算是中高端的了,而兩側還有大量臨街的露天茶肆。
似乎是因為市民階層壯大的緣故,明明是上午該做工的時間,陸北顧一路走來,卻看到沿街茶肆里面幾乎是座無虛席,全都是在喝茶聊天打發時間的人。
顯然,這是大宋商業發達的某種體現,但好壞很難評價,甚至不能用單純的“好壞”來評價這種現象。
而這僅僅是四川最繁華的城池而已。
陸北顧其實不太能想象到,這個時代的開封,究竟會繁華成什么樣子。
馬車拐入另一條巷,路面頓時窄了一半,卻更加熱鬧。
兩側攤販支著油布傘,叫賣聲此起彼伏。
有個老婆婆在賣“辣腳子”,也就是用茱萸、花椒腌制的雞爪,紅艷艷地堆在荷葉上。
旁邊小販推著獨輪車,車上木桶里漂著白生生的豆花,現舀現賣。
“客官嘗嘗?正宗的‘河水豆花’!”小販熱情招呼。
已經在瀘州吃過了江水豆花的差役們表示婉拒畢竟他們已經拉過一回肚子了,不想再拉一次。
當馬車又轉過幾個街角,前方終于出現一片開闊地。
一座飛檐斗拱的宏偉建筑,出現在街盡頭。
朱漆大門前列戟十二,檐下懸著“成都府署”的匾額,門外還有一棟極高的鼓角樓。
“到了。”李磐整了整衣冠,“記住,張相公最厭浮夸之詞,答問時務必要言之有物。”
陸北顧點點頭。
李磐將張方平的回信交由守衛,驗過身份以后,隨行人員卻都被攔在了外面,只準陸北顧隨李磐進入儀門。
儀門內,就是成都府衙的辦公區域了。
這里兩邊分列著通判、幕職官、武職衙署及官吏廨舍,包括僉廳、軍資庫、法司、茶酒司等等。
而最醒目的,就是正廳前的一塊戒石。
上面赫然刻著“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個字。
這個原文其實出自后蜀孟昶在廣政四年親撰的24句《頒令箴》,宋太宗在太平興國八年改成現在的版本頒示天下。
至于實際效果有多少,難說。
而因為是私人拜謁,所以張方平這位封疆大吏并不是在處理政務的正廳接見他們,而是在后面的宅堂。
——————
宋代文獻中,一府官衙多以“府署”、“府治”指代,至明清才會使用“府衙”稱謂。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