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制科考試的范圍雖然不大,應試者的資格卻放得很寬,不論是在任官員,還是山野小民,都可由宰執、樞密、三司等級別的重臣舉薦參加考試嗯,“有高官推薦”這點才是最高的門檻。
當然了,已經中過進士的人也可以參加制科考試。
譬如富弼,原本是想參加進士科考試的,偏巧那年他老丈人晏殊當主考官需要回避,所以只得參加當年的制科考試。
再譬如蘇軾、蘇轍兄弟,哪怕中了進士,因為對排名分等不滿意,又雙雙參加了嘉祐六年“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的制科考試,終于是入了第三等,而蘇轍也因此在諫官的路上一路高升。
“多謝范公提攜!”
陸北顧并沒有拒絕,干脆作揖謝過。
顯然,經過張方平推薦并通過了范祥本人考驗的他得到了回報。
——可以讓他擁有更高容錯率的備選道路。
在大宋,懂經濟的技術官僚是稀缺人才,更是能避開廟堂風波始終得到重用的人才類型。
因為無論袞袞諸公怎么爭斗,大宋的國家機器都是要運轉下去的,而運轉下去的必要條件,就是得有足夠的錢。
而張方平、范祥這種走到了這條路盡頭的人,也需要手下有得力干將輔佐他們完成工作,并且也需要有人來繼承他們的衣缽。
所以,無論陸北顧是否能在明年考上進士,得到了張方平、范祥認可的他,都能入仕為官,而且是直接受命于三司。
“今日就睡在這里吧,旁邊就是軍營,也安全一些。”
范祥的行事風格就是周密嚴謹,為了防止某些人狗急跳墻,不僅親自查看了官廨周圍的警戒,更是親手檢查了門窗,并確認儲備的水桶可用。
待手上沾了不少血漬的梁都監回來后,他更是直接問道。
“今晚守城門的軍官、士卒可都可靠?”
梁都監保證道:“淯井監所有軍官我都召來談過話了,今晚安排守大門的絕對可靠。”
“小門的呢?”
“也都特意囑咐過了。”
范祥沉吟片刻,復又問道:“若是真起了亂子,出大、小門的口令,以及跟崗哨的暗號,都跟軍官講清楚了嗎?”
“講清楚了,大門和小門的不同,跟外圍崗哨的也不同。”
“黑夜里不點火把,能弄清從這里直到出城后的路線嗎?護衛的甲士能否夜間視物?”
“能,負責保護您的甲士我都安排好了。”
不得不說,經歷過大風大浪,親自上過戰場的范祥,做事情跟尋常人確實不一樣。
陸北顧也將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細節,都一一認真記在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