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遠在!游街夸官嘍——!”
第一次進士游街始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這一年,蔡齊在殿試中表現出色,被宋真宗欽點為狀元,宋真宗對蔡齊非常喜愛,所以特賜他御馬一匹,并派禁軍侍衛清道,使其跨馬游街于汴京御街,謂之“夸官”,并逐漸演變為一項固定的儀式,即“跨馬游街”或“御街夸官”。
從那時算起,距今也不過四十年而已。
而僅僅是州試考中解元,又不是考中了狀元,按照常理來講,是不可能享受游街這種高規格待遇的。
但架不住陸北顧此前水災中挽狂瀾于既倒,得了瀘州民心啊!
如今他高中解元,百姓又是主動要求的,所以衙役們見知州和判官都含笑默許,甚至帶著鼓勵的神色,便也都樂得順水推舟,不僅不阻止,反而主動手持水火棍在前方開道。
人群自發地簇擁在紅騾兩側和后方,形成一條不斷壯大、喧騰的人流長龍。
而這條長龍走的很慢,消息卻傳的很快。
街道兩旁的窗戶紛紛打開,很多瀘川城內的市井百姓探出頭來,拋灑著瓣,甚至有人臨時撕了紅紙當彩條扔下來。
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整個瀘川城仿佛都被點燃了。
今日,瀘川城萬人空巷,只為爭睹這位少年解元的風采。
陸北顧騎在馬上,手中還捧著那方沉重的銀牌,看著眼前這完全失控卻又充滿真摯熱情的場面,心中百感交集.有感動,也有幾分啼笑皆非的無奈。
而但凡上過舞臺的人都知道,人在臺上,其實是不太能看清楚臺下觀眾的。
所以陸北顧此時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挺直了腰背,臉上露出笑容,端著銀牌向道路兩旁不斷歡呼的百姓頻頻致意。
“陸解元!看這里!”
“陸郎君好俊秀!好風采!”
“祝陸郎一路高中,連中三元啊!”
紅騾在歡呼的人潮中緩緩前行,陸北顧端坐馬上,深青學服與騾子的紅鬃相映,銀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他環顧著這滿城為他而沸騰的景象。
他看著一張張激動、喜悅、充滿期盼的臉龐。
他只覺得,一股前所未有的意氣充盈在胸膛中。
陸北顧微微昂首,秋日高遠的晴空下,仿佛已能望見那條通往汴京的青云之路。
一種睥睨今朝、展望未來的壯志豪情油然而生,心中自然而然地浮現出那膾炙人口的詩句意境。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
如此繞城一圈,回到瀘州州學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
百姓們依依不舍地散去,陸北顧也下了騾子,給提供騾子并且一直在前面牽著韁繩的小販認真寫了贈字,才進入州學大門。
隨后,陸北顧沒去膳堂,也沒回自己的學舍,而是直接前往白沙先生的住所。
陸北顧在檐下略整衣冠,這才輕輕叩響了那扇熟悉的木門。
“進來吧。”李畋那沙啞的聲音從里面傳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