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三峽秋望》【求月票!】
陸北顧深吸了一口清冷的大江水汽,轉身與崔文璟一同進入船艙。
掀開那厚實的箬篷門簾,一股混雜著陳年桐油、潮濕木板、江水腥氣和隱約汗味的復雜氣息撲面而來,瞬間包裹了陸北顧。
他微微蹙眉,努力適應。
艙內光線昏暗,沒點燈,僅靠高處幾扇卷起的竹簾透入熹微的晨光。
腳下是略顯粗糙的船板,鋪著半舊的、邊緣有些磨損的竹席,踩上去很硬實。
因為船本身就不大,這艘船是典型的宋代內河中型客船,長約七丈,寬約一丈二尺,所以去掉各種必要的功能區的面積之后,他們包船所住的“客艙”區域也狹窄,僅能容納下兩張床鋪而已。
陸北顧的目光在艙內逡巡,艙壁是厚實的木板,拼接處可見清晰的榫卯和填塞的艌料,也就是麻絲桐油混合物,顏色呈深棕色。
他好奇地伸手摸了摸,觸感堅硬冰涼。
這東西的用途他倒是知道,就是防水材料,用來確保水密性的。
靠近舷窗卷起的竹簾處,他能看到外面奔流的江水和迅速后退的岸景,光影在竹篾編就的篷頂上跳躍晃動。
崔文璟熟稔地給他講著路線。
“咱們經涪州、忠州,不日便可至夔州,那里便是三峽入口了。”
“瞿塘峽雄,巫峽秀,西陵峽險,古人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我雖數次經由三峽出川,但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感觸,其中震撼,非親眼所見不能描述。”
“待出了西陵峽,便是荊湖北路的峽州,過了荊門山,再順流至江陵府。”
“到了江陵,便踏上了朝廷漕運網,路線四通八達,無論是雇船還是怎樣,都很便利,怎么都能順著水網直抵開封。”
陸北顧點了點頭,他地理很好,對于路線相當清楚。
不過,從四川順江而下,這種經歷對于他來講也確實是第一遭。
等到太陽徹底升起,秋日清晨的寒意就開始被驅散了,連帶著船艙內的溫度也明顯升高了起來。
“出去轉轉帶你看看這艘船。”崔文璟提議道。
“好。”
掀開門簾,清冽的江風猛地灌入,陸北顧的精神瞬間為之一振。
在溫暖的秋日陽光的照耀下,他踏上甲板,觀察起了這艘船。
主桅桿位于船體中部靠前位置,桅桿是一根非常粗的大木,高度感覺倒下來跟船長差不多,而桅桿頂部懸掛一面巨大的長方形布帆,帆索是由麻繩制成的帆腳索、升降索組成的。
除此之外,船頭還有一根較小的前桅桿,掛著一面小三角帆,這是用來在無風或逆風需要搶風行駛時用的。
而整艘船的動力除了帆,船的兩舷各有數支長長的木槳,由船工在甲板兩側操作,船尾還有櫓。
船上是嚴格禁火的,只在靠近船尾的地方,固定著一口泥爐。
爐膛里炭火正紅,上面架著一口鐵鍋,鍋里的水正咕嘟咕嘟冒著熱氣。
這就是船上所有人,接下來吃熱食和燒開水的唯一來源了。
陸北顧走到后面,正好遇到剛才的船老大,他好奇問道:“船家,這船艉翹得這般高,行船時當真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