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澶淵盟好以來,四境粗安,然三司歲計常告不足,民力疲敝,議者謂‘元元之困,由冗兵冗費’。請深究財匱之源,條陳冗費之由,并獻富國裕民、通變救弊之要策。”
這第四道題對于別人來講或許很難,但對于陸北顧,再簡單不過了,而且他還可以借鑒剛才寫過的第二道題和第三道題。
他在腦海里構思了一下。
“這道題應該分四點來寫.財匱之源,首禍在冗兵,百萬之師歲費天下十之七八,此為最大冗費;次在冗官,恩蔭濫、元官多、俸祿厚,坐耗國帑;三在奢靡,宮廷用度、宗室俸祿、郊祀賞賜日增,蠹耗民財;四在征斂不均、商稅苛細,豪強兼并隱田漏稅,農民負擔沉重,商稅關卡林立抑制流通。而富國裕民之策,必以節流為先,裁汰冗費云云。”
而等他寫完第四道題,風雪愈急,氣溫都不知道降到了什么程度,竟然連墨都給凍住了。
陸北顧放下筆,跟搗蒜一樣鼓搗了半天,勉強讓墨水在硯池里還處于半流淌的狀態,隨后趕緊蘸了點以便接著寫。
這時候,他已經感到手指極度僵硬,幾乎握不住筆。
陸北顧用力搓了搓手,呵了幾口熱氣,目光投向最后一道時務策。
“比歲川陜錢荒物貴,私鑄浸廣,法不能禁;江淮漕運疲敝,卒伍時有怨言,剽掠之患屢聞奏報。此二者,皆深蠹國脈,亟擾民生者也。請述弭患安民之策。”
川陜錢荒、江淮漕弊,兩大痛點!
陸北顧精神一振,前者他早就系統論述過,后者也是他了解過的問題。
風雪呼嘯,考舍內,他運筆如飛,唯有胸中一股激蕩的意氣支撐著。
當最后一筆在時務策卷上落定,陸北顧趕緊放下了筆,用力搓動全都麻木了的手指身臨其境,他方才理解《送東陽馬生序》里面“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到底是個什么意思。
“當——!”
沒過多久,收卷的鑼聲,穿透風雪,響徹貢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