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后,就發生了陸北顧從合江縣北上,在瀘州北部的驛站里遇到了他的那一幕。
“那你若是身體恢復好了,一人能敵幾人”
陸北顧好奇問道。
自從穿越以來,得益于大宋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他真沒見過什么戰斗場面,所以對于這個時代“武林高手”的戰斗力,也沒什么概念。
黃石認真地想了想這個問題,誠懇答道:“得分情況。”
他沒說廢話,很快就如實道來:“戰陣廝殺與江湖爭斗不同,若是戰陣廝殺,沒法真的說‘一人能敵幾人’,就算披甲,兵荒馬亂之中被流矢射中薄弱處,亦或是被鈍器擊中,戰歿也就是眨眼之事。”
“那江湖爭斗呢”
“也得分情況。”黃石解釋道,“在敵我皆無甲的狀態下,若是對上尋常武夫,我手中有槍棒等長兵,敵人只有刀劍等短兵且沒有大盾、弓弩,在正常地形我足以以一當十;徒手相搏,在正常地形我足以以一當五,若是只能正面一對一的小巷或室內,便是十幾人也不在話下。”
陸北顧雖然不懂武術,但古代軍事常識還是懂的,冷兵器戰斗,有甲跟無甲完全是兩個概念。
而所謂江湖爭斗,肯定都是無甲的,武器無非就是哨棒、樸刀,敵人大概率也不會有正經的盾牌、弓弩,有塊門板頂在前面就算是已經很懂戰術搭配了
畢竟在大宋私藏甲胄、弓弩都是違法的,要是什么民間勢力擁有這些玩意,還敢公然拿出來與人爭斗,馬上就會有大批禁軍前來圍殺了。
“我家姐夫是捧日軍的都頭,聽他說最擅鉤鐮刀法與箭術,若有機會,倒是可以武會友一番。”
鉤鐮刀是長刀的一種,刀背中部有一突出的有刃側鉤可供鉤割之用,主要用劈、砍、鉤、割等招式,臨陣時十分方便,目的就是對付有甲敵人,純粹是為了戰場廝殺而誕生的兵器。
不過鉤鐮刀不屬于宋軍制式長刀,宋軍制式長刀只有屈刀、掩月刀、眉尖刀、鳳嘴刀、掉刀、戟刀和筆刀這七種。
而賈巖的鉤鐮刀法是家傳的,已經傳了三代了,也正是因為這一手絕學,他在捧日軍中小有名氣,至于騎射則是他自己練出來的,據說有縱馬狂奔而五十步穿射葉之能。
“竟是如此嗎”
黃石也起了興趣,答道:“上四軍中的高手,那定是要討教一二的。”
實際上,大宋戍守在東京開封的禁軍里,最能打的就是上四軍,而上四軍里最能打的,卻不是那些中高級軍官,而是基層軍官。
跟靠出身的中高級軍官不同,這些基層軍官才是真正憑武藝吃飯的,若是武力不出眾,是壓不服
而賈巖的這些技能,包括對付有甲敵人的鉤鐮刀,以及精準騎射,明顯更適合馬戰。
黃石的武藝,無論是槍棒還是拳術,則都更適合步戰。
“那你這個流派,練不練氣功或是內力之類的呢”
陸北顧的問題,黃石還是沒聽懂,他撓了撓頭,只道:“練通臂拳的時候會有相應的呼氣、吸氣之法。”
“能展示展示嗎這還有塊木板。”
“當然。”
隨后,黃石給他簡單展示了一下峨眉通臂拳的分解慢動作。
“恩公看懂了嗎”
黃石為了讓陸北顧看明白,刻意打的很慢,還加大了吸氣、呼氣的力度,不知道這樣對他有沒有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