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鄉黨委會議準時召開。
劉清明坐在主位上,面前的桌上只放了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
他環視了一圈會議室,鄉里的幾位黨委委員都到齊了,一個個正襟危坐,等著他開口。
“同志們,開會吧。”
劉清明清了清嗓子,開始傳達省里的最新精神。
“省里最近召開了經濟工作會議,主要精神有五點。深化改革、持續發展、加入世界貿易的大家庭、不怕競爭、奮起直追。”
他講得不快,委員們聽得都很認真,在本子上飛快地記錄。
“對我們云嶺鄉來說,核心就是要抓住農村稅費改革試點這個機會。要切實地減輕農民負擔,解放他們的思想,鼓勵他們搞多種經營,為他們外出務工創造條件。”
“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因地制宜,發展我們自己的特色產業,提高鄉親們的收入,爭取早日摘掉貧困鄉的帽子。”
這些話都是官樣文章,大家聽得耳朵都快起繭了,但從劉清明嘴里說出來,感覺又有些不一樣。
回到鄉里的第一天,劉清明聽了一天的匯報,這就是一把手的日常。
會議、匯報,不斷地拍板做出決定,為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負責。
劉清明第一次體會到了一言而決數萬人命運的味道,這就是權力的滋味。
爽是爽,但也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因為如果錯了,后果太嚴重,他都不敢想象。
好在公路即將完工,如今已經進入了掃尾階段,不需要他再天天去盯著了。
講完這些宏觀政策,劉清明話鋒一轉。
“空話套話我就不多說了,
他從身旁的公文包里,拿出幾份文件,輕輕放在桌上。
“這是第一份,我與云州制藥廠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
會議室里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那份文件上。
人大主席王中順的呼吸都停頓了一下。
“劉書記,你說的是……云州制藥廠?那個省內最大的國營廠?”
“對,就是那個云州制藥廠。”劉清明肯定地回答。
王中順身體前傾,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鏡,臉上全是難以置信的表情。
“這……這怎么可能?他們怎么會看得上我們這個窮鄉僻壤?”
劉清明笑了笑。
“沒什么不可能的。他們需要原材料,我們需要銷售渠道。我跟他們談好了,從明年開始,我們鄉負責為他們提供中藥材板藍根的種植和初加工。”
于錦繡的眼睛亮了起來。
“書記,你的意思是,我們鄉親們種的藥材,他們廠里全收?”
“沒錯,全收。”劉清明說,“協議上寫明了,保底收購一萬畝的產量。而且是保護價收購,價格只會比市場價高,不會比市場價低。”
“一萬畝!”
王中順倒吸一口涼氣,這個數字讓他徹底坐不住了。
“書記,這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啊!有了這份協議,我們還愁鄉親們不肯種地嗎?這簡直是把錢送到他們口袋里啊!”
于錦繡也激動地附和。
“是啊!書記你太牛了!只要我們把這個消息放出去,鄉親們肯定心甘情愿去開荒種地!”
劉清明抬手示意大家冷靜。
“協議是有了,但后續的工作更重要。從明年春耕開始,我們要說服鄉親們,把那些坡田、沙壤地,這些以前看不上的邊角料都利用起來,全部種上板藍根。”
他看著在座的委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