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新是劉書記的親信,這是全鄉都知道的事。
現在劉書記又給鄉里拉來了這么多項目,威望正高,誰會在這時候跳出來反對?
“我同意。”王中順第一個表態。
“我也同意。”于錦繡跟著說。
“同意。”
“沒意見。”
提議全票通過。
會議的最后,劉清明站起身。
“同志們,飯已經一口一口喂到嘴邊了。能不能吃下去,吃得好不好,就看我們自己了。散會以后,大家就去各自負責的片區,把這些好消息,傳達給每一位鄉親。把他們的干勁,都給我鼓起來!”
“是!”
委員們齊聲應道,一個個走出去的時候,腳步都帶著風。
劉清明沒有立刻離開,他一個人在會議室里坐了一會兒,才推著自己的自行車,走出了鄉政府大院。
蘇清璇給他訂的那輛摩托車還沒到。
他對這些身外之物并沒有太多念想。有就用,沒有也無所謂。
軟飯吃著香,沒有就吃稀飯,左右餓不死人。
他騎著車,朝著“云嶺新村”的方向去了。
“云嶺新村”建在鎮子外面五公里的地方。
那一片地土壤貧瘠,不適合耕種,一直荒著,現在正好被用來建安置小區。
東山村、神臺村等五個受災最重的村子,將近四千人,都安置在這里。
這幾乎是全鄉五分之一的人口。
騎了二十多分鐘,原本光禿禿的荒野出現在眼前。
但現在,這里已經完全變了樣。
一個巨大的工地拔地而起。
市里來的建筑隊,正按照規劃圖紙,緊張地施工。
上百棟帶著小院的平房已經建好,整齊地排列著。
大部分房子里已經住進了人。
劉清明剛騎進村口,就聽到一陣密集的鞭炮聲。
“噼里啪啦……”
這是農家搬新家時的必備項目。
鞭炮聲在空曠的工地上回蕩,傳出很遠。
這聲音,是農民的心聲。
他們用這種最直接的方式,告訴所有人,他們很高興。
劉清明放慢了車速,看著那些嶄新的房子,看著那些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看著孩子們在新修的水泥路上追逐打鬧。
又一陣鞭炮聲響起,離他更近了。
硝煙的味道彌漫在空氣里,一點也不嗆人。
這尼瑪才是“新農村”該有的樣子啊。
劉清明的心里,成就感慢慢攀升。
自己辛苦的意義,不就在于此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