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天的鏖戰,劉清明終于在下班前,敲下了最后一個句號。
初稿,完成了。
他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感覺整個后背都僵硬了。他拿著那份還帶著打印機余溫的材料,徑直走向了部長辦公室。
整個全國防指的核心組,都籠罩在一種緊繃的氛圍里。
疫情的陰云沒有絲毫消散的跡象。
確診病例的數字,一天比一天刺眼。
日漸增加的死亡病例,也像一塊塊巨石,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作為防治組的負責人,盧東升的日子并不好過。
劉清明敲門進去的時候,盧東升正對著電話,嗓音里透著一股子深深的果決。
“……一切都聽專家的,我們不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復課。”
“兒童的免疫能力還不完善,一旦感染,后果不堪設想。”
“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穩定。”
“再公布一批防治藥物,并保證藥品供應,全市所有藥店實行按需分片購買,歡迎舉報。”
“對,我們會請新聞媒體監督。”
“就這樣吧。”
劉清明站在門口,本想先退出去。
盧東升卻看到了他,抬手朝辦公室一側的沙發指了指,示意他坐下等。
劉清明便依言在沙發上坐下,靜靜等待。
電話掛斷,盧東升靠上寬大的椅背,整個人仿佛都陷了進去。
他抬手用力按了按眉心,動作間滿是無法掩飾的疲憊。
“小劉,你自已倒水吧。”
劉清明當真自已起身,從飲水機里接了杯溫水。
盧東升也站起身,拿起自已的搪瓷杯,走到沙發前。
但他沒有坐下,只是站在那里,看著窗外灰暗的天色。
“科研組那邊,對于特效藥的研制陷入了瓶頸。”
他的話語里帶著一絲沉重。
“他們與世衛組織破。”
“我們面臨的形勢,與你之前的估計,不謀而合。”
盧東升轉過身,看著劉清明。
“小劉啊,我現在發現,清江省的建議,或許才是我們最正確的選擇。可惜呀……”
一聲嘆息,包含了太多復雜的情緒。
劉清明捧著水杯,平靜地說:“我們已經做得夠好了。您還想聽我的建議嗎?”
盧東升的注意力被拉了回來。
“當然。至少目前為止,你的所有建議,都沒有出過錯。”
劉清明組織了一下語言。
“我建議是,保持目前的防控舉措。最遲到四月底,就會迎來一個轉折點。最遲到六月,我們就能取得階段性勝利。”
盧東升的動作停住了,他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劉清明。
“這么快?”
他的反應很真實。
“我以為,至少還會持續一年,甚至兩年呢。”
劉清明解釋道:“我一直跟著專家組,聽到他們在交流中,提出的一些觀點。雖然目前看似依然兇險,但增速已經放緩。按照他們嚴格計算得出的曲線,差不多就是我以上的觀點。”
盧東升追問:“為什么專家團沒有直接提出來?”
“樣本還不夠充分,”劉清明說,“他們是想再等等。”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
盧東升緊繃的身體,明顯松弛了一下。
“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