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論文?”
桌上有不少散落的文獻,但蔣建明只是隨意一瞥,就發現了自己的文章就在其中。
他頓時笑了,道:“杜教授,我以為你有多不在意我呢,沒想到還是在盯著我做出來的成就……這篇論文的影響因子挺高,算是一篇小精品了。”
杜崇嵐看了蔣建明一眼,隨手就捏起了一份文獻,推了過去。
口中平靜地道:“我在指導一個后輩的論文,找不出什么毛病,所以索性把相關領域的所有論文都打印了一份,慢慢研究。”
“我可沒聽說最近有什么了不得的科研人才……”
蔣建明說著,手里也拿起了這份文獻,翻閱了起來。
按理說,文章投稿之前,最好是不要給利益相關的同行看。
尤其是同一個賽道的醫生。
但,蔣建明性格雖然不咋地,卻也有自己的驕傲,不至于做出這種事。
更何況,有杜崇嵐在,他放出去的論文,誰敢剽竊?
那是徹底不想在這個領域混了。
所以也就沒有這么多顧忌了。
“又是常規的大切口開胸肺移植啊……”
掃了眼標題,蔣建明微微一愣,雖然被“規范”二字震了一下,但無非是老一套而已。
如今的肺移植,大致就分為兩個流派,經典術式以及微創術式。
前者包括各種常規意義上的開胸,屬于大開大合的手術,自肺移植誕生以來就沿用到現在。
而微創術式,則是近些年崛起的體系,主要是胸腔鏡下手術,以及還未能實現徹底臨床應用的達芬奇機器人。
既然是常規開胸,那再高明,也就是老樹開新花而已。
怎么可能有他新技術,新樹萌芽來得驚人?
“咦,好精巧的切口設計……”
然而,看著看著,蔣建明突然就被吸引進去了,嘴里也沒個把門就驚嘆出聲。
“還有這里,用tee來判斷哪一側的肺應該先切除,以及判別是否需要建立體外循環……這是把各種現有的醫療器械都發揮到極致了。”
“……”
等看完這篇論文,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分鐘。
蔣建明是一邊回憶肺移植過程,一邊翻看這篇論文的,和杜崇嵐的做法一樣,所以看的很慢。
而且,里面有很多涉及到各種肺移植基礎,蔣建明看不懂也只能跳過。
然而饒是如此,他依舊感覺到了深深的震撼。
此時,他才總算明白這篇論文為何敢起“規范”二字,簡直比自己還要張揚!
但這時,杜崇嵐像是看穿了蔣建明的心思一般,低聲說道:“規范二字是我自作主張加上去的。我挑不出毛病的手術步驟,自然就是規范了。”
蔣建明猛地一怔,臉上現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他深吸一口氣,放下了論文,道:“這位,是杜教授你親自培養的科研醫生?”
“搞臨床的。”
“在大夏做臨床,還有功夫把一門手術鉆研得這么深?!”蔣建明不相信了。
杜崇嵐沒有搭理。
蔣建明思索片刻,又道:“他做了多少臺肺醫學的手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