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秋繼續道:“病人的情況現在穩定下來了,先把診斷性治療給停了。”
雷鵬愣了一下:“你的意思是……先不治應激性心肌病了?”
雖然沒有明確診斷是“應激性心肌病”。
但既然診斷性治療奏效,那臨床最保險的做法就是維持現狀。
因為誰也不知道,撤掉診斷性治療后會發生什么。
萬一狀態再次雪崩,怎么處理?
如果楊軍只是普通病人,這么嘗試倒是可以。
但對方現在還是全手脫套傷的重點病人!
臨醫這邊的策略,是盡可能保證楊軍的手恢復了,再考慮其他。
不過許秋的想法卻不一樣。
相比于右手,他更在乎性命。
相比于不計代價地保住手,許秋寧愿放棄“全手脫套傷首例患者”的榮譽,也想讓楊軍安穩地活下去!
“全手脫套傷能再找另一個人做。
“但楊軍的問題不解決,就是一顆定時炸彈。”
許秋道。
湯姆森暗暗點頭。
換成另一個人,可能都想要搶這個首發,哪怕不在乎楊軍的性命,也要保住這只再造手。
但許秋卻完全不同。
這一刻,湯姆森甚至有種羞愧的感覺。
他自己的第一想法,也是想把楊軍的手保住了再說,至于這個病,萬一并不存在,或者已經被解決了?
但,這不該是臨床醫生應該存的僥幸。
醫生一天、一年要經歷的病人太多太多了。
一旦有僥幸的心理,那就必然將有病人死在醫生的僥幸之下,而這一例對于某個家庭來說相當于天塌了的打擊,本該可以避免!
“病人是許醫生的,你做決定。”雷鵬點頭。
胡主任雖然有些舍不得,但最后還是同意道:“行,那就停了診斷性治療!要說我怎么佩服許醫生,技術和人品都硬的不行!”
許秋見眾人沒有意見了,便起身道:“那去跟病人溝通吧,讓他們自己選擇。”
作為醫生,沒有定奪他人性命的資格。
只能給出抉擇。
……
病房內。
許秋將各種利害用盡可能接地氣的語言闡述清楚。
最后總結道:“也就是說,你體內現在可能藏著顆定時炸彈。
“它可能不會造成任何危害,甚至可能壓根就不存在。也可能致命!
“可能隨時都在發展,變得更加危險,也可能一成不變!
“如果不停藥,等于維持現狀,等你的手好了之后我們再做其他治療。
“如果停藥,我們就會嘗試找出這一顆定時炸彈!”
這是一個相當困難的決定。
一切都是未知。
許秋想了想,又給出了一個更加清晰的選擇:“要么,先保住手,然后再考慮其他疾病。
“要么奔著保命去,手的優先級排到后面去。”
這話一出,楊軍和家屬感覺腦子立馬就清楚起來了。
不過,他們還是產生了爭論。
楊軍妻子、兒子,都更傾向于保命。
而楊軍自己則想要先把手保住,他覺得自己身體沒什么毛病,應該不至于嚴重到致命的程度!
一時間,誰都沒法說服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