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沃森手術室。
在生物膠的輔助下完成神經吻合后,他很快就來到了下一步。
不過這時,所有人都停了下來,助手們齊刷刷看向沃森。
盡管之前已經進行過手術方案的討論,但后續還沒來得及演練,就被許秋匆匆帶上了手術臺。
而這,也是他們預演過的最后一個環節了。
之后的關鍵環節,就不得不脫離達芬奇機器人,必須由沃森親自定奪了。
比如此刻……是否要進行淋巴修復?
按照《技術要點》的說法,淋巴修復能減少許多神經再生過程中的并發癥,并且加快恢復。
但,修復的過程卻不是輕而易舉的。
它的難度甚至可能和神經束膜縫合差不多,乃至于略有過之!
這顯然是達芬奇機器人都無法抵達的不可思議之高度。
也就是說,此時其實不是他們想不想做淋巴修復的問題了。
而是有沒有能力做!
當然,如果真的毫無辦法的話,他們也不必在此浪費這么多時間了。
事實上他們還有一個希望……
沃森教授!
既然是國際頂尖術者。
那就必然有能匹配得上名氣的獨門技術!
沃森最擅長的盡管并非縫合術,但神經束膜縫合還是能拿捏的。
而即便是神經周圍的淋巴管……沃森也有著一試的資格。
畢竟,神經周圍的淋巴管管徑雖然纖細,但還遠遠沒有達到毛細淋巴管的微細尺寸。
仍然有徒手修復的機會!
要縫合嗎?
還是說……直接放棄淋巴修復,轉而進行下一個環節?
此刻,沃森也陷入了思索之中。
借助高倍顯微鏡,他的確看到了神經周圍斷裂的淋巴管。
一切都如同許秋的《技術要點》所說。
但……
要不要繼續?
沃森無比糾結。
但最后,他目光一冷,道:“神經外科來做淋巴修復……不倫不類。”
連他們霍普金斯醫院都沒有發現這些淋巴管對神經有什么額外影響。
就因為許秋一句話,他自然不可能改掉自己過往以來建立的認知!
更何況……
頸七互換術是自己的成果。
憑什么按照許秋的思維來走?
這臺手術該是什么樣,應該包括哪些術式,由自己說了算!
而隨著沃森做出了決定,手術團隊再次馬力全開,開始了下一個環節的電生理反饋檢測……
此刻,見證著這一幕的神外醫生們卻并不覺得意外。
“沃森教授果然沒有做淋巴管縫合!”
“這倒是在意料之中。頸七神經的縫合早就已經分離出了神經根,而且用9-0的縫線都可以做。但淋巴管沒有自發節律性收縮,根本沒法定位斷端,而且管壁纖薄,就連11-0的尼龍線都可能會撕裂管壁,甚至得用到12-0的極限縫線!”
“不過,淋巴管能不能也用生物膠?”
“不管能不能,沃森教授都選擇了跳過,我倒是很好奇,許秋對淋巴管的研究到底對不對……難不成做了淋巴管修復,術后恢復真的會更加優越?”
眾人內心充滿了疑惑。
而且這時,連他們都沒有意識到,盡管口中依然是一口一個“沃森教授”“許秋”,但他們的態度卻已經發生了微不可查的改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