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能見到許秋這種科研大佬做實驗……這無異于頂尖手術對于臨床醫生的吸引力!
……
很快,一片實驗室就被清空出來。
所有的材料、設備,都供許秋一人使用。
莫雷蒂、埃米爾等人親自打下手。
而其余人,則在不遠處翹首以盼,一個個目中都充滿了期待,恨不得把眼珠子黏在許秋身上。
“第一步,抗原暴露。”
許秋的動作很快。
他手法老練,對不同步驟的處理也非常嫻熟。
先是進行熱滅活。
活菌懸液,五十六度水浴。
這個溫度的水浴,就足以殺死嗜沫凝聚桿菌了。
隨后,加入β-巰基乙醇。
最終濃度來到10mm。
“加入β-巰基乙醇,是為了破壞二硫鍵。
“先前提到,活菌表面有莢膜多糖,抗原表位被遮蔽。
“實際上更具體一點,嗜沫凝聚桿菌外膜蛋白ompa,正是通過二硫鍵與莢膜多糖交聯,遮蔽下方的脂多糖表位。
“也就是說遮蔽抗原表位的,其實就是膜蛋白復合物,而這些蛋白就通過二硫鍵維持空間結構的穩定。”
完整二硫鍵維持的天然構象,會阻止抗體fab段接近抗原表位。
因而,才根本沒法發生結合。
此時眾人臉上都露出驚色。
不少人都不由得感慨。
埃米爾更是覺得羞愧萬分。
虧他自己還是所謂的國際教授……
自己聽完許秋的猜想之后,竟然打算直接用熱滅活菌液直接做實驗……
這也能成功。
但,效果和許秋如今的處理手法,卻千差萬別!
畢竟,熱滅活,只能殺死表面的莢膜多糖。
而二硫鍵卻還是會阻礙結合。
“不只是如此!”
這時候,段善繼開口。
作為神經免疫學專家的他,看到了更多的東西。
他帶著驚嘆開口,道:“單純做熱滅活,后續要進行物理裂解,很有可能因為劇烈破碎破壞抗原表位,導致能發生結合的抗原表位減少……
“但許秋的做法,熱滅活屬于物理處理、β-巰基乙醇的則是化學還原……物化協同,反應溫和,可以保留發生反應的脂多糖構象,從而確保抗體識別天然表位!”
若是要給個更精確的數據的話……
埃米爾的做法,od值可能只有0.5左右,而許秋的做法,能將關鍵表位暴露提升信號10倍以上!
但凡有一點能結合的抗原表位,都不會遺漏!
可以說,堪稱完美實驗了。
“的確如此……”埃米爾思索過后,鄭重點頭。
再看向許秋的目光,越發的復雜了。
而此刻,其余人也是極為專注,繼續關注著許秋接下來的動作。
……
熱滅活菌液制備完畢后,許秋將其與等體積的包被緩沖液混合。
隨后離心,去除不溶性碎片,取上清用于elisa包被……
最終,到了最關鍵的一步——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