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懸賞(兩章合一)
婁老娘的名聲在這條街上很差,是有名的潑婦,蠻橫不講理,手腳不干凈。
婁舉人的名聲也好不到哪里,據說他雖然是讀書人,可是在他沒有娶妻之前,也喜歡貪小便宜,兩文錢一碗的素面,他吃半碗后就開始抱怨面給的太少,而且越是客人多他抱怨得就越來勁,直到面攤老板給他添上幾根面條這才閉嘴。
不過,這一切都在他娶媳婦之后便改變了,雖然婁老娘依然是潑婦,但是順手牽羊的事情再也沒有做過了。
而婁舉人的變化是最大的,他不但不再為了幾根面條斤斤計較,而且出手豪爽,在讀書人中間有了很好的名聲。
街坊們對此的結論,就是他命好,娶了一個有錢又聽話的老婆。
秀秀拉住先前說和張氏說過話的老太太,細問之下,原來那老太太竟然也沒有見過張氏的真容,雖然說過話,但是張氏全程把臉藏在帷帽里。
不過,街坊們一直都在說張氏長得漂亮,秀秀就奇怪了,你們沒有見過人家的臉,又是怎么知道人家長得漂亮的?
但是這個問題很快便有了答案,住在二道街的喜婆子見過張氏的臉,張氏和婁舉人成親的時候,喜婆子在場,張氏生得漂亮的話,也是喜婆子傳出來的。
聽聞有人見過張氏,趙時晴大喜,甄五多也沒有耽誤時間,花重金請了一位擅畫人像的書生,根據喜婆子的描述,畫出了張氏的畫像。
可惜那喜婆子也只見過張氏一面,而且已經過去多年,雖然喜婆子口口聲聲,這張畫像和張氏一模一樣,可是趙時晴覺得,能有五分相似便謝天謝地了。
這幅畫像很快便到了五十六面前,他先是一怔,接著仔細去看,忽然說道:“這是翠娘嗎?不太像啊。”
在此之前,趙時晴并沒有告訴他,這張畫像和翠娘有關系,五十六這樣說,在一定程度上坐實了趙時晴的猜測。
接著,還是那位收取高額潤筆費的書生,又根據五十六的描述畫了一張翠娘的畫像,兩張畫像放在一起,果然只有四五分的相似。
甄五多并沒有把畫像送去衙門,五十六等人蟄伏在十里鋪,十里鋪的里正是從中拿過好處的。
而翠娘在廬州城里一住便是十年,誰能保證廬州城里的大小官員就沒有收受賄賂?
甄五多有自己的人,再說,他有錢,用錢鋪路,這事就好辦了。
沒過多久,翠娘的畫像便貼遍整個吳地,也就是時間不允許,否則甄五多能讓人把這畫像貼遍大雍。
兆亭鎮上,一個小男孩背著裝滿菜蔬的背簍吃力地走過巷子,忽然看到巷子口貼的告示,看到告示上的畫像,他怔了怔,四下看看,飛快撕下,卷了卷,揣進懷里。
回到家里,進了院子,小男孩轉身關上院門,顧不上放下背簍,便跑進里間:“阿爹,你快看!”
張廚子正在腌肉,聞言頭都沒抬,沒好氣地說道:“慌慌張張做甚?”
“阿爹,你快看,這是不是阿娘?”
張廚子怔了怔,把手在圍裙上抹了抹,從小男孩手里接過告示,看到告示上的畫像時,他瞪大了眼睛。
“這是哪里來的?”
小男孩說道:“就在那邊的巷子口,你看,這上面的漿糊還沒干透呢,像是剛剛貼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