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說來話長(兩章合一)
阿雷招供了。
他跟在崔榮身邊多年,是崔榮最信任的人,有很多事情,都是由他去執行的。
更何況,還有賈家兄弟,這兩人可不是只替崔榮一個人辦事,崔榮這種接連犯下大錯的官員,即使沒有治罪,官位也早就不保了。
崔榮卻還能換個地方繼續做官,他上邊當然有保護傘,那便是次輔鄧潛!
這件事說來話長,前面說過,崔榮的長姐是太上皇的美人,王皇后被廢,禍央池魚,后宮削減了一大批人,崔美人便在其中,她被送去了紫竹觀修行。
崔美人在進宮之前,有一個兩情相悅的心上人,這人是個連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的孤兒,自幼在善堂里長大,后來跟著善堂里的管事姓祝,名叫祝林。
祝林雖然一無所有,卻很會讀書,十六歲便考上了秀才。
他考上秀才之后,便得到崔家的資助,他與崔美人年齡相仿,在崔家的幾次偶遇之后,一對少年人情愫漸生。
然而身為崔家的嫡長女,兩人注定不會有結果。
祝林想得很簡單,他以為只要他金榜題名,就有資格求娶崔家姑娘。
后來,祝林高中舉人,當他興沖沖回到廬州時,卻得知崔美人已經進京選秀了。
再后來,崔美人選秀入宮,而祝林也在三年后考上進士。
那個時候,崔美人已經不是崔美人,她是崔居士,在紫竹觀修行了。
而不久之后,祝林有了奇遇,他的親人找到了他!
祝林本姓董,他的祖父、父親和兩個叔父都是翰林,董家有一門四翰林之稱。
祝林三歲時,跟隨生母回吳地娘家,船行江中遇到風浪,船翻了,其母喪生,而他卻活不見人死不見尸。
祝林的相貌隨了董家人,以前他默默無聞,現在他成了進士,很快便引起了注意。
憑著他身上的胎記,祝林認祖歸宗,改名董慶林。
董慶林說他不想外放,董家雖然沒有實權,但是讓他留京還是很容易的。
只是董家人并不知道董慶林留在京城的真正原因。
他是為了崔美人。
接下來的那些年里,董慶林一直默默托人關照著崔美人,崔美人在被送進紫竹觀之后,便被崔家放棄了,若是沒有董慶林,她早就被蹉磨死了。
董慶林和他的祖父和父親一樣,也是一名翰林,清貴,卻沒有實權。
十幾年前,崔榮考中進士,董慶林得知他是崔美人的二弟,便替他引薦了時任禮部侍郎的鄧潛,崔榮拜鄧潛為座師。
而鄧潛與董慶林除了是朋友,兩人還有一層關系。
董慶林雖然對崔美人一往情深,卻沒有守身如玉,身為董氏子孫,他不可能終身不娶。
在他認祖歸宗的第二年,便娶了鄧潛的妹妹為妻,可惜這位鄧夫人沒有留下子嗣便去世了。
董慶林雖然孝滿后又另娶了,他與鄧潛仍然是好友。
因為董慶林的關系,鄧潛對崔榮很是看重,崔榮外放要去的地方,也是鄧潛為他精挑細選的。
那個縣礦藏豐富,鄧家在那里有私礦,這也就注定,這個縣的父母官必須,也只能是自己人。
崔榮初入官場,想要得到鄧家的認可并不容易,他想要站穩腳跟,到任之后,便向鄧家交了投名狀。
那是一個年輕沖動卻又一身正氣的秀才,他查到鄧家在開私礦,便悄悄搜集證據,準備送去京城,交給他仰慕的一位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