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兩道政策的推行,讓大明一時之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風波之中。
在這之前,無論是松江特區,還是山西的煤礦,薊州的鋼鐵廠,他們雖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都是局部的,而且都沒有真正觸及地主鄉紳的根本利益,甚至,這些地主鄉紳還能從其中撈到一些好處。
而這一次的稅收改革,不僅將地主鄉紳享受了上千年的稅收優惠給砍了,而且直接一上來就是全國性的推廣。
這引發的軒然大波,可想而知。
全國各地的夏稅工作陸續的開展,但是稅收的過程可以說是一言難盡。
地主鄉紳基本上都與地方官員關系密切,他們通過賄賂、施壓等方式,延緩或扭曲政策的執行。如此一來,地方官便故意拖延土地清丈,或虛報土地數據,使稅收仍按舊制征收。
還有的地主通過“詭寄”,也就是將土地偽報在他人名下,或者是“飛灑”,也就是將稅負分散到貧戶土地上,等等這些手段逃避土地清查,減少納稅面積。
而基層負責征稅的里甲長則多由地主控制,他們故意登記錯誤信息,包庇同階層地主逃稅。
還有的地主,增加佃農的地租,將新增稅負直接轉嫁給佃戶,變相維持自身收益。
更有甚者,直接就不交了,聯合抵制納稅,逼迫官府妥協。
在宗族勢力強大的地區,比如廣東、福建等地,地主通過宗族組織集體抗稅,甚至武力抗拒官府清查。
相比于田地稅,一體當差更甚。
一體當差的當差其實就是徭役,因為朝廷需要建設一些基礎工程或者國防建設,所以便無償征百姓從事勞務活動,包括力役和兵役兩部分,最普遍的就是修河堤和當兵。
而在以前,這些都是底層百姓全面負責的,現在官紳子弟也要一起干了。
可是……
那些官紳子弟們怎么肯干?他們直接就不來了!
眼看洪水期就要到了,加固河堤迫在眉睫,底層百姓都來了,而官紳子弟一個都沒來,原本拍手叫好的底層百姓這個時候全都心涼了,比以前更難受。
“朝廷說得比唱得好聽,最終受苦的還不是咱們?”
明明是好政策,但真正推行落實起來,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百姓們在了解了政策之后,都是心中燃起了希望,但現實卻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而且地主鄉紳們更是添油加醋。
他們通過詩文、鄉約、書院講學等渠道,抨擊朝廷“苛斂”“違背祖制”,將政策污名化為暴政。
宣稱“攤丁入畝”導致“富者愈貧,貧者無依”。
指責“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不僅破壞“士大夫優免”的傳統特權,還破壞“士農工商”的等級秩序,動搖國本。
總之是政令不暢,謠言四起。
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通過各地的監察御史匯報到朱標這里來。
朱標光是看著各地的匯報,就已經焦頭爛額,而且這僅僅是匯報而已,真實的情況可能比這個還要糟糕。
然而,朱元璋倒是比朱標要淡定得多。
這樣的場面在他看來,不過是小場面罷了,他可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是一代王朝的開國皇帝,尸山血海的走出來的鐵漢子,硬骨頭,他是真正的鐵血皇帝,沒有人,也沒有任何勢力可以讓他妥協。
“既然他們喜歡斗,那就斗斗看。”
武英殿。
“臣吳伯宗,郭翀,賈敏,叩見皇上。”
朱元璋含笑看著眼前的三個年輕人,道:“你們三人進入朝堂也有四年之久了,干得不錯,沒有辜負咱對你們的期望。”
這三人正是大明洪武三年首屆恩科的前三甲,進入朝堂后,分別在六部工作歷練,表現得都很不錯。
聽了朱元璋的話,三人連忙再次叩頭,回道:“皇上知遇之恩,臣等肝腦涂地也無可報答,只能勤勉工作,為皇上,為大明盡綿薄之力。”
“很好!”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話鋒一轉,問道:“你們三人,是咱欽點的大明首屆恩科前三甲,咱這一次叫你們來,是想問一問你們,你們覺得,朝廷現在推行的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兩道政策,孰好孰壞?”
“臣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