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朱元璋大手指著的眼前這片開闊的江灘,朱棣目光火熱,似有一團火在燃燒。
好地方!
這里位于三汊河附近,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西臨長江,東接秦淮河,是建造船廠的絕佳之地。
不知為何,看到這里,朱棣竟是有幾分激動。
事實上,在原來的歷史軌跡,是朱棣在這里建設了最大的船廠。
為了實現自己尋找建文帝和開拓大海事業的壯舉,朱棣專門的從內庫之中撥款對宋朝留下來的龍江船廠進行了翻修擴大。
翻修之后的南京龍江船廠不僅是整個中國最大的船廠,在當時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找不出這樣規模巨大,技術先進的造船廠。
同時,龍江船廠大明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造船種類最全、技術最先進的造船基地,一直用到明代滅亡。
后來,鄭和下西洋的寶船便是在這里制造。
朱棣的野心很大,的皇家艦隊打算遨游世界,將世界上有名有姓的國家都納入到自己的朝貢體系之中。
“好地方!”
徐達也是發出同樣的贊嘆。
朱元璋帶著幾分感慨,道:“這里是南宋龍江船廠的舊址,當年,宋高宗趙構的海船就是從這里造出來的,金兀術幾次打過來,趙構都是靠著乘坐海船逃跑,龍江船廠也算是為南宋立下了大功!”
“但是現在咱不一樣,咱也計劃在這里建造船廠,但是咱的船可不是逃跑用的,而是要去裝財寶的!”
“咱要一船一船財寶的運回大明,咱要,大明之大,天下無雙!大明之明,萬古不滅!”
朱元璋意氣風發,指點江山。
朱棣和徐達也都被感染了。
兩人都是目光灼灼。
而朱棣的眼中的火更旺了,在這一刻感覺要爆了,他朱老四又何嘗沒有征服世界的夢想?
甚至于……
他的這個夢想比朱元璋的還要更加猛烈。
朱元璋在成立大明之后,在軍事方面變得相當的謹慎,除了對北方的蒙元舊部外,其余對外的政策都是懷柔遠人,在倭國殺害大明使者后還能忍住,后來還定下了不征之國的規定。
而朱棣則不一樣。
永樂四年,命成國公朱能佩征夷將軍督軍南征,攻陷安南,改安南為交趾,設交趾布政使司。
永樂八年,率五十萬大軍深入漠北,親征韃靼,明軍大勝。
永樂十二年,再度出塞,親征瓦剌,大破瓦剌,瓦剌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謝罪,恢復了對明朝的朝貢關系。
同年,又率軍親征韃靼,,阿魯臺得知明軍來襲,乘夜逃離興和,避而不戰。
永樂二十一年,再次親征阿魯臺,后聽聞阿魯臺為瓦剌所敗,其部落潰散,便未出兵開戰。十月,韃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領部落投降,朱棣封其為忠勇王,賜姓名金忠。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最后一次親征韃靼,因為這一次他死在了征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