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親征,朱棣以犁庭掃穴之勇,展示了一代帝王的果敢與決斷,威名在漠北風云中彰顯無遺。
放眼華夏歷史,乃至放到古今中外來說,朱棣都是一位極具開創性的帝王。
而現在,整個歷史的軌跡已經變了,但朱棣并沒有變。
他也許日后成不了大明的皇帝,但他的心中仍舊有勇于開拓的的火焰,而且現在已經被點燃了……
接下來。
朱棣便和徐達一起,開展船廠的建設工作。
大明的造船技術其實已經是相當的成熟,在這個時候的世界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朱元璋還拿來了一些船塢船閘的設計圖,提供給那些工匠們參考,那些工匠都是大為驚奇,大受裨益。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拿來了一些寶船的設計圖。
徐達知道,這些都是從朱辰書店那里拿的。
可是,他實在是想不明白,朱辰的書店怎么感覺似乎什么都有?那里究竟是什么神異之地?
其實,這些都是朱辰在網絡上找的。
后世的網絡,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大部分你想要的資料都能夠找得到,可以說比之穿越者的系統還要厲害。
雖然沒有最先進造船的技術,但是足夠大明用了,而且大明的造船技術其實已經很高,可以說更多的是給一個參考完善的作用。
朱辰甚至給朱元璋找來了蒸汽船的設計圖。
只不過朱辰說,大明現在如果蒸汽船的話,還是有太困難的,就算有圖紙,恐怕也要好幾年的時間。
朱辰建議,大明可以一邊研究,一邊先做技術已經很成熟的帆船。
而且朱辰給的帆船圖紙也都是經過了一定的改進,加裝了火炮,如果能夠把這個做出來,在這個時代的海上已經足以制霸了。
可是這樣,船廠就要造得很大,接下來的造船也都需要大量的經費。
雖說大明這一兩年靠著松江特區,賣煤,賣武器讓財政扭虧為盈了,但前期挖的窟窿太大,也就才剛剛好填不上。
現在要是再劃一大筆錢出來建造船廠和造船,已經遠遠超出了年初的預算,大明財政恐怕又要陷入虧空的境地,而且現在大明的稅收改革還沒有塵埃落定,鬧哄哄一片,還不知道今年的稅收怎么樣呢。
“皇上,要不先造小一點的船廠?”徐達建議。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錢,你有再好的圖紙和技術也都無濟于事。
“不。”
朱元璋搖頭否定:“按照原定計劃建設,錢的問題你不用擔心,咱來解決。”
很快。
《明報》上便刊登了一則消息。
大明朝廷如今正在籌備皇家海外貿易集團,現在全國范圍內以入股的形式募集資金,共發行三千股,每股一萬兩,十股起購。
消息一出,整個大明瞬間嘩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