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科研內容相關,葉一真端著話筒風格立刻就變了。
葉一真說道:“當然可以,這篇論文的中文名是《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莫爾帶研究》,石墨烯是一種碳原子組成的納米材料,莫爾帶指的是電子結構里的一種現象,扭曲雙層是石墨烯的堆疊方法。”
“大家可以理解為,通過扭曲擺放雙層石墨烯材料的方式,來研究其電子結構中的莫爾帶現象,這篇論文,也是據此分析和預測這種擺放和堆疊方式對石墨烯結構性能的影響。”
“單一材料的電子結構穩定……”
女主持人只是提了一個問題,葉一真卻由此開始不斷地拓展,從論文標題里的每一個詞講起,一直到她整個論文理論核心,中間遇到需要凝聚態物理基礎的內容,都以類比的形式說明。
在現場的觀眾們,雖然清華這邊派出的學生和老師大部分都是理工科背景,勉強算是具備論文閱讀基礎,但剩余的教職人員和媒體朋友們,可對此一竅不通啊。
不過葉一真講解由淺入深,從不拿公式或專業理論去敷衍,而是把整個論文的核心創新點與研究價值說透。
做到了包括旁邊的女主持人,也能夠聽得懂,甚至可以就其中的細節提出一些自己的問題的程度。
等葉一真說完,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有的攝像大哥說道:“完了,我感覺我好像聽懂了是怎么回事?”
另一個攝像大哥也說:“是啊,壞了,真學到東西了。”
江云杪則面色嚴肅,她雖然是新聞專業,算是文科生,但她也聽得懂葉一真講的內容。
聽不懂的話,江云杪倒是感覺沒有什么,但正因為可以聽懂,她才感受到巨大的震撼和不安。
甚至還有一些羞愧和恐懼。
她能夠感覺到葉一真是真的有真才實學,這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天才,而且她整個表達的過程中,一點也沒有做作和敷衍,對女主持人提的內行看來有些無知的問題,她也有禮貌的回答。
這并不是因為葉一真這個人就很好相處,只是她對一切與科學有關的事情都充滿了態度。
葉一真表現出來的對科學研究的熱情,在場的每個人都能夠感受到,尤其是葉一真講的過程中,時不時會穿插一些她從哪些地方學到的方法論,以及一些當前最新的同行科研成果,這些東西絕對是不下苦功的人裝不出來的。
江云杪沒有想到,同樣的年紀,葉一真已經能夠做到在臺上引得億萬國人矚目,各位教授專家大牛聆聽學習的地步了。
而她江云杪呢?
只不過是一個在下面實習的小記者。
不,連小記者都算不上,充其量是一個普通觀眾吧。
江云杪感覺到臺上葉一真的形象越來越高大,而她在臺下越來越渺小。
如果宋盞喜歡的是這樣的一個人,或者宋盞和這樣光芒萬丈的人在一起,才是合情合理的吧。
江云杪站在了旁觀者的視角第一次這樣想到。
訪談還在繼續,葉一真已經證明了自己的真才實學,其實這場訪談的意義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接下來女主持人則主要是向葉一真提問關于如何學習,如何做研究,以及今后的發展方向部分。
當然,這一部分女主持人也是牢記學校給予的任務,始終脫離不開“清華大學”這四個字。
“葉同學,你的研究成果我們已經能夠明白了,真的讓人很意外,也很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