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清華大學聚集了整個中國最天才的一批年輕人,而你也同樣的高考狀元。”
“但是我們也知道,我國的應試教育,其實和你現在的研究,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那你又是怎么做到的能夠在其他學生還在打基礎,了解自己專業的時候,你已經可以發表這樣的論文,做出這樣的研究成果的呢?”
女主持人又問了一個大家想知道的問題。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也很容易,就三板斧——家庭支持,學校提供環境,老師栽培嘛。
但葉一真想了想說道:“首先我覺得少不了家庭環境影響,我的父親就是科研工作者,這也讓我本身對科研充滿興趣,你說的應試教育和研究需要的知識差的遠,這確實存在,但興趣能夠加速拉近差距,而且其實我在高中就已經經常自己做實驗了,算是比大學同學們科研起步早一點吧。”
“雖然那些實驗在現在看有些幼稚,但對我的幫助很大,讓我習慣了一個人做研究的節奏和環境,也讓我學會用自己的眼光去解構世界。”
“而且,做實驗的時光很美好。”
葉一真說到這里,想到了她和宋盞在實驗室里互動的日子,那個在整個無聊的高中時光里,唯一充滿一些色彩的日子。
葉一真臉上難得露出了一絲微笑,美得讓整個大禮堂都生動了起來,給臺下的男學生們勾得抓心撓肝。
“另外還要感謝學校提供的研究和學習環境,顧校長答應給予我后續的大力支持,以及整個材料學院的幫助,我非常感激。”
葉一真調皮地在這種公開場合提了一句,既達到了替學校宣傳正名的效果,算是完成了和顧校長的約定,又幫著把顧校長的承諾就此宣揚出去,讓學校后續不資助她都不行。
“對了,還有航天學院,也是我的堅強后盾。”葉一真掃到臺下的孫院長,又補了一句。
第一排的校領導們哈哈大笑。
葉一真接著說道:“另外,我覺得實在沒有必要特地美化甚至神化我的這次研究成果,因為每一個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都是血汗換來的,都不容易。”
“而且研究能否出成績,本身就帶有偶然性,有時候可能大家不是努力不夠,而是運氣不好。”
葉一真說出了科研工作者的心聲,誰比誰基礎差呢?
可能只是運氣和方向上少了點什么。
女主持人說道:“葉同學真的很謙虛,運氣這種事情很難說得清楚,難道沒有運氣,你就做不出研究了么?”
葉一真一本正經道:“是呀,我覺得這次研究能出成果,最開始的靈感來源功不可沒。”
“沒有最初的靈感,也不會走到現在。”
女主持人問道:“哦?那您最初的靈感來源是什么?”
“是教材上的一個插圖,還是課堂上老師的一段話。”
女主持人心里有了幾個和書上科學家小故事一樣的標準答案。
沒想到葉一真說道:“不,是來自一個男生。”
“多虧了他的提醒。”
葉一真說到這,不知道是想起了哪個片段,臉上罕見地涌現出一片紅暈,表情也靦腆羞澀了起來。
而臺下的媒體朋友們,突然沸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