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焦點訪談》和《面對面》都要采訪你,《面對面》大概是下周,《焦點訪談》的記者是明天早上9點來。”
“你快回來吧,我們商量著今晚先通通氣,正好趁著這一波采訪,提升一下公司知名度。”
宋盞立刻趕回到公司,和傅朝顏、洪芳等人開會。
收到《焦點訪談》節目組發過來的資料,仔細了解一番才知道,這次的《焦點訪談》,主要內容其實不是他,而是這次的網絡謠言現象。
《焦點訪談》于1994年推出,到現在15年了,每天在央視一套的19:40分播出,接在《新聞聯播》后面的黃金時段,討論的內容也都是社會熱點事件,常常以小見大,最后會上升到國家政策層面和發展規劃。
記者來的比宋盞想象中要早,采訪過程也非常順利,因為主要取景地為中關村冰糖科技大廈,所以很多空鏡都用了冰糖科技的logo和員工活動元素,狠狠地給冰糖科技宣傳了一把。
采訪到11點左右結束,記者帶著攝像們又奔赴京大,準備隨機采訪一些京大學生和教工,看一下大家對此事的看法,也算是側面展示謠言的影響面。
臨走前,宋盞向記者問道:“張記者,咱們成片大概什么時候播出呢?”
記者回答:“很快,預計是明晚。”
宋盞將這個消息告訴給關心自己的親朋好友,同時冰糖微博也時時關注著節目播出動向,及時轉發擴散。
5月28號晚,傅伯昌正在家里客廳給祝美美捶腿,電視上播放著新聞聯播。
“好好捶,阿顏在家的時候,這好差事還輪不著你。”祝美美吃著西梅說道。
“是是是,我還得謝謝她。”傅伯昌說道,“要不是她和宋盞搞那個小公司得罪了人,我也不至于跟著他們一起出了名。”
祝美美笑道:“讓你出名還不是好事,現在大家都知道你有一個好女兒了。”
傅伯昌氣道:“呸,我一直都有,用得著靠這種爛東風?”
兩人說笑著,電視上緊接著播出了《焦點訪談》的預告:
“《焦點訪談》今晚關注:從“全網聲討”到“青年標桿”——一名大學生創業者的破局之路。”
“他,18歲創辦科技公司,卻被一則謠言推入深淵。”
視頻切片播放宋盞坐在地上回憶:“當時人真的是快瘋了,全是罵我的,公司門口還有人用油漆寫大紅字咒我死。”
“‘境外勢力培植’,‘暗箱操作’,‘賣國賊’,網絡暴力幾乎摧毀一切。”
視頻切片播放傅朝顏黯然地講述:“各個品牌方都來詢問,就是要你拿出證據,有的以乙方信任危機為由,當天就撕毀合同,我們一點辦法沒有。”
“當真相沉默時,誰在助長謠言的蔓延?”
“又是誰,讓創業青年的清白被‘一鍵清零’?”
“面對污名化陷阱,法律與監管能否成為‘破局之劍’?”
“今晚19:40,央視綜合頻道《焦點訪談》”
“聚焦大學生創業者宋盞的‘輿論反擊戰’”
“一段澄清視頻如何逆轉輿論?”
“京滬兩地執法部門為何聯合行動?”
“多家高校雜志等權威機構如何聲援助力?”
“以個案追問本質:清朗網絡空間,如何守護創新火種與公民安全?”
傅伯昌和祝美美對視一眼:還真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