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弈結束后,他們一起退場。
這座能容納一千多人的場館,今天一天時間足足接納了上萬名民眾。
當然也有來來回回排隊的。
七點場館關閉,菲利普·迪克用力放松這手腕。
這是他從未有過的體驗。
之前也辦過簽售會,簽個一百來本頂天了。
今天居然簽了幾千本。
還好avonbooks給他準備了印章。
除了最開始半個小時外,后面都是用印章在扉頁上蓋章。
不然菲利普感覺自己要累死。
他在技術方舟的工作人員和妻子女兒的陪同下,再次來到了扇形觀眾廳。
“爹地,你是不知道,深藍太厲害了,今天的勝率超過了70%,一共進行的20場對弈里,只有6個人贏了。
這6個人里還有5個是職業棋手。”勞拉和菲利普說著今天的見聞。
年幼的孩子實在難以想象,機器居然強大到了這種程度。
“其實我們的預計是百分之五十。
70%的勝率也有點超出了我們的預料。”ibm的工作人員介紹道。
“不過之后,勝率肯定會慢慢降低的。
深藍的能力被報道之后,來的棋手肯定會越來越厲害。
深藍想贏也越來越困難。”工作人員接著介紹道。
菲利普反問道:“但是深藍也會變得更強不是嗎?”
工作人員點頭:“當然,但這需要時間。
我們預計是在1965年的時候,也就是一年多以后,對深藍進行一次大的升級。
我們的目標是戰勝職業棋手。
等到那個時候,這場機器和人類的對弈才更有意思。”
難得能問專業人員,菲利普為了自己的寫作靈感都得多問幾句:“你們覺得在國際象棋領域,什么時候機器才能徹底戰勝人類?”
“老板的意思是在70年之前實現這個目標。”工作人員說道,“不過保守估計可能要到75年。”
菲利普若有所思,然后接著問道:“整個場館的設計,斯坦利有沒有給你們介紹過他的設計理念?”
工作人員說:“他的設計方案里是說通過空間引導觀眾體驗敘事,入口的藍色迷霧象征未知,核心展區的黑色棋盤象征對弈,再到出口的明亮燈光象征反思。
大致就是這樣。
其實我覺得有點怪怪的,總感覺像是恐怖電影的場景。”
菲利普其實也有這樣的感覺,不過當他坐在扇形觀眾廳的正中間,看著舞臺上的機器、座椅、棋盤。
以及左邊是一個數字
14代表機器贏的次數,6則代表人類贏的次數。
右邊則是人名,工作人員適時補充道:“右邊是贏下深藍的人類棋手名字。
我們留下了他們的聯系方式,當第二代深藍推出之后,我們還會邀請他們來參加挑戰。
如果深藍贏了,那么他們的名字會被取下來。
最后ibm的目標是,讓這面墻上沒有一個人類的名字。”
聽完后,菲利普倒不覺得建筑本身有點恐怖,他覺得林燃的判斷沒錯,早晚有一天機器會在所有方面戰勝人類的。
白宮總統橢圓辦公室,肯尼迪政府的核心成員們都集齊了。
大家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教授,你真的認為冷戰的勝負手是人工智能,而不是太空競賽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