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艙和指令艙對接所以來的橢圓交會軌道,為此在執行登月前巴茲·奧爾德林專門寫了一篇關于此主題的論文,不得不說奧爾德林不愧是軌道力學領域的博士,會對于自己沒能第一個登月心理不平衡也再正常不過。)
林登·約翰遜隨即看了漢弗萊一眼,然后站起身,拍手叫好:“他們回來了!”
漢弗萊知道這時候該讓現場的白宮攝影師記錄下這一刻,總統先生高大的身影。
畫面的重心得是總統先生,而不是教授。
電視直播畫面切換到動畫模擬的對接場景,克朗凱特解說:“登月艙與指令艙成功對接!宇航員們即將重聚!”
對接完成后,奧爾德林阿姆斯特朗打開登月艙的艙門,爬過狹窄的對接隧道,進入指令艙。
他們攜帶47.5磅的月球巖石和土壤樣本,以及16毫米膠卷盒,記錄了月球表面的珍貴影像。
柯林斯在指令艙內迎接他們,笑容滿面:“歡迎回來,伙計們!月球怎么樣?”
阿姆斯特朗咧嘴一笑:“壯麗的荒涼之地。”
奧爾德林補充:“塵土飛揚,但美得讓人窒息。”
他們將樣本箱固定在儲物格內,脫下笨重的宇航服,終于可以稍作休息。
柯林斯調侃道:“你們帶了這么多石頭,科學家們會樂瘋的,哦對了還有總統先生,總統先生一直為上次登月,蘇俄人給我們分的月壤只有一點點而憤憤不平。”
一切就緒后,是時候與“鷹”號告別了。
柯林斯操作控制臺,啟動分離序列:“好了,讓我們拋棄‘鷹’號。”
他翻動一個開關,爆炸螺栓啟動,發出低沉的爆裂聲,對接閂鎖松開。
透過舷窗,他們看到“鷹”號緩緩漂離,銀白色的外殼在月光下閃著微光,逐漸消失在漆黑的太空中。
阿姆斯特朗凝視著遠去的登月艙,心中感慨:“它帶我們去了月球,現在該讓它休息了。”
奧爾德林拍拍他的肩膀:“它完成了使命,我們也是。”
柯林斯通過無線電報告:“卡納維拉爾角控制中心,登月艙已拋棄。”
克蘭茲回應:“收到,‘哥倫比亞’號。準備跨地球注入。”
拋棄登月艙后,指令艙“哥倫比亞”號準備執行跨地球注入點火,離開月球軌道,踏上為期三天的返航之旅。
跨地球注入點火是任務中最關鍵的步驟之一,服務推進系統必須精確點火,任何偏差都可能導致飛船偏離軌道,甚至無法返回地球。
控制中心內,林燃直接計算出具體參數告訴指揮官克蘭茲:“點火時間130:30:00get,持續2分30秒,速度增量約3280英尺/秒。”
數據通過無線電傳輸到飛船。
阿姆斯特朗作為指揮官負責監督,而柯林斯負責操作,奧爾德林則監控導航系統。
三人根據制導計算機的指令調整飛船姿態,將sps發動機對準正確方向。
柯林斯盯著儀表盤:“姿態鎖定,俯仰150度,偏航0度。”
阿姆斯特朗最后檢查系統:“所有系統正常。”
奧爾德林報讀數據:“燃料壓力穩定,引擎預熱完成。”
控制中心內,所有人都緊盯屏幕。
克蘭茲通過無線電說:“‘哥倫比亞’號,卡納維拉爾角,跨地球注入點火倒計時10秒。”
“10、9、8……”柯林斯數著倒計時,艙內一片寂靜,只有儀器的低鳴聲。
“5、4、3、2、1,點火!”sps發動機轟鳴啟動,飛船劇烈震動,推力將三人壓在座椅上。
阿姆斯特朗感受到熟悉的加速度,心中默想:“我們正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