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張工來了啊,你說,你們最近進度如何?”
賈勇很客氣。
他大概知道林燃這尊大佛的根腳,在知道之后慶幸自己一直都很客氣。
不過本身他作為院長,事務繁忙,所以他讓張小強每個月來匯報一次他們的工作進度。
這里的匯報是當面匯報。
除了當面匯報外,他們每周的周報上也會體現一個進度情況。
只是說周報大家寫的都很專業,領導壓根不會仔細看。
周報太多了。
領導只會關注大的項目節點,重要項目,在大的節點前過問兩句。
復刻f-1對他們來說更像是臨時加的政治任務。
說重要嘛,肯定重要,但因為不屬于年度計劃范疇內,就算沒完成也問題不大。
畢竟整個項目的負責人是林燃,他們充其量算個打下手的。
這也導致賈勇壓根不知道該項目只花了兩個月時間就結項了。
這就好比勇士消滅魔王任務,首都對勇士能否消滅魔王抱著不置可否的態度,覺得很懸。
即便完成了,首都都覺得最少也得那么個十年八年的吧。
結果勇士兩天就回來說我把魔王給干掉了。
這不是驚喜,是驚嚇。
現在賈勇就有這樣的感覺。
看著手里的紙質報告,報告結項中最后的結論那一欄赫然寫道:
“.f-1的推力穩定,j-2的比沖高效,證明了六院的制造能力與林燃的專業指導完美結合。”
賈勇拿起辦公桌上的手機看了一眼:
“2021年6月1日”
是兒童節不是愚人節啊,他心想。
賈勇抬頭看向張小強:
“不是,項目已經研發成功了?”
張小強點頭道:“如果我們的目標只是造出和土星五號配套的f-1和j-2火箭發動機的話,那我們已經成功了。
只是從精度的層面,我們應該做的比土星五號的原型機精度更高。”
賈勇聽出了對方的潛臺詞。
不過他沒有打斷,而是等對方說完。
“如果我們要研發符合現代航天要求,尤其是我們華國航天體系要求的重型火箭,那么要以f-1火箭為原型進行優化迭代。
就像nasa在過去四十年時間里,對f-1做的那樣,那我們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張小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