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僅是政治上的失敗,更是道義上的毀滅。
張伯倫首相的例子在不遠處,他們會給你冠上冷戰張伯倫的外號。
我們能做錯的事情,但是不能做得罪選民的事情。
同樣,另外一句話送給你,總統先生,一個政治人物能夠被選民所厭惡,但絕對不能成為笑話。
這是政治人物所不能承受之重。
我希望和平,但如果現在選擇和平,我們無法獲得和平,我們更無法獲得尊重。”
尼克松也是老牌政客,在華盛頓起起伏伏,從艾森豪威爾時期的副總統,到肯尼迪時期的蟄伏折戟,再到現在的入主白宮,他絕對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動物。
他一下就讀懂了林燃的潛臺詞。
在政治領域,一個政客可以承擔因錯誤決策而帶來的歷史責任,但絕對不能承擔因冒犯民意而失去政治根基的后果。
畢竟前者可能只是一個歷史的污點,而后者則意味著政治生命的終結。
而被選民所厭惡,在政治斗爭中,被一部分人厭惡是無法避免的。
尼克松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他知道他不可能取悅所有人。
這種厭惡通常是基于政治立場、政策分歧或個人行為。
這很正常。
但一旦成為笑話,這是一種比“厭惡”更具毀滅性的狀態。
從大t宣布參選開始,驢黨一直想做的就是把大t塑造成笑話,只是他們沒能做到。
一個政治人物如果成為笑話,意味著他失去了公眾的尊重,他的權威性、嚴肅性和可信度將蕩然無存。
他不再被視為一個有力的領導者,而只是一個可供嘲笑和諷刺的對象。
尼克松的呼吸變得急促,他的手指在顫抖。
他明白林燃所說的每一個字。
正是明白,所以才恐懼。
作為靠著亨茨維爾隆中對一步一步走到政治舞臺中央的政治家,尼克松對林燃的政治判斷有著絕對的信任。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這個總統真的還不如不做呢。
“不,絕對不能,我才當總統不到一個月時間,要是就這樣成為笑話,我剩下四年時間還怎么執政。”尼克松喃喃道。
在林燃面前,他不介意暴露自己軟弱的一面,畢竟當年在亨茨維爾,他最狼狽的時候,林燃也看過。
“教授,我們現在必須拋棄那些關于道德和歷史的次要考量,專注于最核心的生存問題。”尼克松聲音開始變得強硬。
林燃把他沒說完的補充完整:“沒錯,總統先生,如何維護自己的政治權威和形象。
在當下這個堪稱百年難得一遇的歷史時刻,保持強硬和決絕,是唯一能避免成為政治笑話、并重新贏回選民信任的道路。
總統先生,現在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選擇強硬。
我們要暫停所有和平談判,我們要向全世界宣布,胡佛的死是蘇俄的血債,我們將為此采取一切必要行動。我們要讓蘇俄明白,我們希望和平,但我們絕不懼怕戰爭。”
尼克松看著林燃,這個一向以冷靜、追求和平著稱的華盛頓另類政治家,此刻眼中閃爍著一種不尋常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