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我眼中,越戰曾經是一片混沌。
我每天面對的是無數關于傷亡、補給和彈藥消耗的數字,它們毫無邏輯,充滿了不確定性。
偵察部隊的報告總是模糊不清,補給品經常投到錯誤的地方,而友軍誤傷事件更是我們無法言說的痛。
我們無法對這場戰爭進行有效的戰略控制,因為它充滿了無法量化的變量。
但現在,這個叫做gps的系統,為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維度。
它將整個戰場數字化了。
在我的指揮中心,我可以知道每一個攜帶gps設備的士兵在電子地圖上的實時位置,他們被標記為一個閃爍的藍色光點。
我不再需要依靠無線電通話來猜測他們的行蹤,我可以直接收到他們是否迷路,是否遭遇伏擊的信息。
這讓我能夠進行前所未有的精確定位作戰。
我可以直接命令空軍在夜間對敵軍據點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而無需擔心誤傷平民或我方部隊。
我甚至可以優化補給線,確保每一顆子彈、每一份口糧都能準確無誤地送到前線士兵手中。
gps系統帶來的,是軍事指揮和控制的革命。
它將一個無序的、充滿變量的戰爭,變成了一個可以精確計算、可以模型化的巨大棋局。
它讓我看到了勝利的可能,不僅僅是戰術上的勝利,更是效率和控制上的勝利。
它讓我能夠將一場無序的戰爭,變成一場可以完美掌控的信息戰。
這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數學模型。每一枚浪費的炮彈,每一次無效的空襲,每一次的友軍誤傷,都是模型中的錯誤變量。
我厭惡這些數據,因為它們無法被量化,無法被預測,也無法被控制。
我需要用數字來證明我們的勝利,但這些不確定的數據,讓我的模型充滿了漏洞。
感謝教授,教授為我帶來了最完美的工具:精確的數據。
這個系統將叢林中的每一個模糊概念,都變成了可以被放入我的數學模型的精確常數。
這不僅僅是戰術上的勝利,這是數學上的勝利。
gps的出現,讓我看到了戰爭的最終形態:一場沒有情感、沒有意外,只有數字和效率的完美博弈。
勝利就在眼前!”
麥克納馬拉說完后,先是看向白宮東廳的窗外,向遠在亨茨維爾的林燃點頭致意,隨后回到座位上,把舞臺交給尼克松。
讓尼克松來回答記者們的提問,把表現的舞臺讓給總統。
克里姆林宮同樣在開會,他們開會討論要怎么挽救北越頹勢,從1969年3月就開始了。
一直到5月,從北越前線獲得的pathfder被送到克里姆林宮,克里姆林宮的官員們才知道,前線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突然一夜之間,阿美莉卡就像是開了透視一樣。
這也導致他們的爭論更加激烈,
“要么放棄北越,要么和華國恢復關系。
除此之外,我們別無選擇。”
這回別無選擇的輪到蘇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