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八大千戶,分為上下左右,南北以及河西千戶和東山千戶。
其中,上千戶是蕭凜撻的心腹,一個契丹人擔任。
下千戶現在已經變成了阿謨,李驍的小弟。
北千戶和右千戶分別是烏蒙和忽里疾兩個游牧首領。
然后,左千戶是李驍,南千戶是李大山,河西千戶是李二江,東山千戶是羅平。
這四個漢人千戶,幾乎將整個金州的兩萬多名漢民,全部統管在內了。
也成為了李驍的基本盤,屬于嫡系勢力。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金山千戶,屬于非正式編制。
正是在乃蠻戰場上,被李驍隱藏下來的一千一百多名士兵。
他們如今還停留在金山,只等蕭思摩大軍離開之后,這一千一百多人便會帶著大量的牛羊物資和女人,返回金州。
而金山千戶,目前則是同樣由李驍來兼任。
不過具體事務,全都是由李三河、李四水等幾名李氏族人商量著來。
李驍打算,過些時間正式任命李三河為金山千戶。
這樣算下來,李驍的嫡系勢力便有五個千戶,不計后果的話,完全足以拉起一支五千多人的騎兵大軍。
同時,還有一個乃蠻人的霍爾麻部,六百騎兵聽從李驍的命令隨時調遣。
然后就是阿謨的下千戶。
如此計算下來,李驍手中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將近七千人。
而且全部都是騎兵!
一躍成為了整個北疆,兵力最強大的軍頭之一。
……
接下來的時間,李驍親自幫阿謨站臺。
將下千戶所的其他百戶們,全部傳召來了自己大帳。
向他們宣布了蕭思摩的命令。
“烏力吉千戶已死,現在阿謨是新的千戶,你們以后要聽從他的命令。”
“有誰不同意?”
大帳之中,李驍坐在上首,淡淡的聲音說道。
語氣中滿滿的壓迫感。
下千戶中,一共有九名百戶。
其中四名都是烏力吉部落的人,剩下的五人則是其他小部落的首領。
聽到李驍的話之后,他們站在帳中,相互對視了一眼。
紛紛低頭說道:“我等并無異議。”
“謹遵李都督之命。”
他們五人,之前都是跟著蕭凜撻去了中軍大帳,對于這件事情雖然了解不深。
但是,最后的結果卻告訴他們。
蕭凜撻吃癟了,李驍贏了。
無論是對李驍還是對蕭凜撻,他們都沒有任何的忠心可言。
可追隨強者,乃是人的本性。
所以事到如今,他們自然不會傻乎乎繼續與李驍做對,果斷的選擇低頭。
而且讓阿謨繼承下千戶的位置,也是他們希望看到的結果。
畢竟這也說明,一旦他們自己哪一天出事了,百戶的位置同樣可以由自己的兒子繼承。
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于是,為了維護這種‘繼承制度’的法理性,五人隨后,便沖著阿謨抱胸行禮道。
“見過千戶大人。”
而阿謨在這種事情上,多少顯得有些稚嫩,趕忙的說道:“免禮,免禮。”
“大家都不是外人,你們幾個還都是我的叔伯輩,不用這么客氣。”
實際上阿謨心里清楚,自己到底有幾分斤兩。
他還沒有這個威望和實力去將這五人折服。
真正讓這五人低頭的,是站在他身后的李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