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人,快走。”一名親兵的嘶吼從身后傳來,那是仁多家的奴仆,對他忠心耿耿,此刻正用血肉之軀阻攔追兵。
月夜的寒芒映出他扭曲的面容,仁多乙埋突然笑出聲。
他知道,自己是跑不掉了。
“本將是仁多家的長子,不能給家族蒙羞。”
他用左手緩緩拔出彎刀上,刀刃貼著喉結緩緩上移,呢喃說道:“黨項的勇士,自當馬革裹尸。”
話音戛然而止,一抹艷紅順著刀鋒蜿蜒而下,在黃沙上暈開。
城墻上,劉本義聽到外面的殺戮聲消失,神色凝重,更是絕望。
仁多乙埋自殺了,仁多家是不會放過他的。
但是,劉本義別無選擇。
眼眸漸漸的變得堅定,沉聲吩咐道:“傳令,城中男女,無論老幼,全部上城墻。”
“死守肅州城。”
北疆軍勢恐怖,肅州城又損兵折將,唯一的出路就是固守待援。
在北疆軍圍城之前,他已經接到了興慶府的命令。
樞密副使嵬名世安正率領五萬大軍趕來支援,再加上涼州和甘州的大軍,總兵力不下十萬。
肅州城還有一線生機。
第二日,北疆軍開始攻城。
因為第二鎮沒有神威大炮的支援,只有二十門虎尊炮,對肅州城造成的破壞有限。
所以,只能命令高昌軍為先鋒,用最原始的方式進行攻城。
但是高昌軍卻遭到了城中守軍的堅決抵抗,猛攻三日卻對其毫無辦法。
劉本義在肅州當了好幾年的刺史,在任期間善待百姓,鼓勵農桑,勤政愛民,是一個好官。
在肅州城有著很高的威望,在他的親自帶領下,全城老少一起守城,打退了高昌軍的數次進攻。
第五日,城墻
這讓李東江都為之動容。
“肅州城中的刺史是叫劉本義,對嗎”
“沒錯,是叫劉本義。”
“是個人才啊。”李東江輕嘆說道。
能以文官之身,帶著一城老弱在高昌軍的猛攻下,堅持這么多天,能力可見一般,在肅州百姓中的威望更是不小。
“再去勸降。”
“告訴劉本義,若是開城投降,我北疆軍將會保證肅州百姓的安全。”
“若是頑固不化,城破不日,便是肅州全城人的死期。”李東江冰冷的聲音說道。
“遵命。”
北疆軍再次派出了使者進行勸降,而結果不出所料。
值得到了劉本義的一句回復:“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侍二夫。”
李東江聽完之后,輕輕搖頭道:“可惜了。”
說罷,命令高昌軍繼續猛攻,務必拿下肅州城。
又過了幾日,肅州城依舊完好,高昌軍使用了很多種辦法都無濟于事,這讓李東江都無語了。
之前是因為神威大炮的存在,讓北疆軍中很多人都產生了一種錯覺。
但實際上,想要攻破一座高大的城池,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放在生產力低下的這個時代,圍攻好幾個月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奈何,第二鎮還沒有配備神威大炮。
于是,李東江只能發狠說道:“繼續挖地道,用大量火藥,炸塌城墻。”
接下來,高昌軍一邊裝作佯攻的姿態,一邊進行地道的挖掘。
劉本義也察覺到了這點,看著攻了一會兒便退去的高昌軍,又看向距離城墻不遠的一片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