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還準備千金買馬骨,告訴所有人。
漢人也好,黨項人也罷,只要老老實實的投降,那么李驍不僅不會屠城,而且還會予以寬待。
“野利將軍深明大義,我北疆也愿意廣納天下英豪,最是需要野利將軍這樣的人才啊。”
“過些時日,大都護府會增添一些職位,野利將軍可愿來府中聽宣。”
聽到李驍的話,野利斡介連忙點頭,聲音發顫:“愿意,愿意,末將愿為大都護效犬馬之勞!”
他心里清楚,西夏故土再難容身,唯有抱緊北疆大腿才能謀條生路。
但一直坐吃山空也不是辦法,最好還是在北疆先謀個差事。
李驍自然不可能讓他繼續統兵,但安排一些雜事還是沒問題的。
而就在野利斡介說完之后,帳外傳來甲胄碰撞聲,一名武衛軍親兵走進殿中,看了一眼野利斡介,沉聲說道:“啟稟大都護,十七萬戶急報!”
“讓他進來。”
李驍抬手示意,而野利斡介自然識趣撫胸告退。
很快,一名渾身沾滿泥漿的騎兵大步而入,身上的白色甲胄都已經看不出原本的顏色,縫隙間還凝著暗紅血痂。
右拳重重撫胸:“拜見大都護!”
李驍已經認出此人,乃是大虎麾下的親兵。
“西寧府戰事如何”
李驍凝聲問道,目光如鷹隼般落在對方肩頭撕裂的甲胄上。
看得出來,攻克西寧府的難度更大,畢竟河湟谷地的高原環境,對北疆軍來說是一個考驗。
但若是連高原邊緣位置的河湟都攻不破,未來又如何將吐蕃高原收歸華夏疆域
“回稟大都護!”
親兵聲音鏗鏘:“就在三日前,我軍已經攻克西寧府,整個河湟谷地已盡入我軍手中。”
“此戰共俘軍民兩萬,戰馬三萬余匹、牦牛兩千頭,繳獲糧草一萬多石……”
聽著士兵的匯報,李驍微微點頭。
河湟谷地歷經吐蕃、宋、黨項輪番爭奪,人口凋敝開發不足,卻因高原良馬聞名。
當地的河湟馬雖然遠不止三萬,但想要將其完全捕捉卻非常的困難,三萬已是意外之喜。
“傳令第十七萬戶,盡快收攏繳獲,北上與我大軍主力會師。”
“途經苑川倉,押運余糧。”
“我們,該回去了。”李驍沉聲說道。
經過這段時間的搬運,已經有二十多萬石糧食從苑川倉運往了涼州。
而且大虎又繳獲了這么多戰馬和牦牛、人口,在路過苑川倉的時候,正好可以押送著剩下的十萬石糧食離開。
至此,北疆軍完成了在河西的所有目標,將會逐漸的撤回河西走廊。
在匯報完這些事情之后,親兵又掏出一封封密信遞給李驍。
確認封印完好后撕開,信件正是大虎用簡體字親筆所寫。
只說了一件事情,第十七萬戶在攻破湟州城的時候,抓捕了一隊宋國的探子。
據其交代,他們是準備前往西夏打探軍情的,湊巧遇見了北疆軍進攻河湟谷地,倒霉的被殺了一些人之后,剩下的被俘虜。
而且領頭的探子還想求見李驍,傳達宋國對北疆的敬意。
若是有可能的話,對方想要返回宋國,向宋國的皇帝和丞相匯報,促成北疆和宋國的聯盟。
共同對抗金國和夏國。
而李驍在看完這些消息之后,瞬間聯想到了一件事情。
“開禧北伐……”李驍低語,指尖無意識摩挲著信紙邊緣。
未來的這幾年里,中原大地上將會發生一件大事。
時隔四十多年后,宋國又一次發動了北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