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啷”一聲,李驍將布面甲提在手中。
相比于厚重的甲,這布面甲只有十幾斤重,拿在手里輕便靈活,能適應多種環境作戰。
要知道,清朝中期全面淘汰布面甲改用甲,是因為火器發展讓布面甲的防護作用蕩然無存。
而甲里的能分散槍彈力道,防護效果更勝一籌。
可北疆的情況卻截然相反,李驍還沒打算過早開啟火槍副本,畢竟早期火槍的性能遠不如弓弩可靠。
當然,他也在準備暗中組建火槍研發團隊,只待技術成熟便可逐步裝備軍隊。
“把全套的布面甲拿出來,去外面試試效果。”李驍吩咐道。
北疆的布面甲仿照明軍樣式打造,由身甲、裙甲、臂甲、護膊、護頸、纓盔六個部分組成,兼具靈活性與防護力,堪稱甲的升級版。
很快,一名武衛軍士兵穿戴好新式甲胄。
黃底紅邊的甲身在陽光下格外醒目,這第一批新甲本就是為武衛軍準備的。
士兵翻身上馬,在空地上策馬馳騁,揮刀劈砍、俯身閃避,一系列動作行云流水,絲毫不見滯澀。
“怎么樣”李驍揚聲問道。
“回大都護,輕便得很,比穿甲利索多了!”士兵在馬上撫胸,聲音里滿是驚喜。
“揮刀時胳膊不卡了,俯身也不墜得慌,透氣性更是沒的說,剛穿上的時候雖然冷颼颼的,現在活動開了,身上也就熱了。”
李驍看著士兵在馬背上靈活穿梭的身影,滿意地點點頭。
這布面甲不僅解決了酷熱環境作戰的難題,還兼顧了寒冷天氣的適用性,多的兩層布錢,得值。
而就在李驍巡視完這些工廠,正準備回府時,一名武衛軍親兵忽然急匆匆地跑來。
“大都護,高昌急報!”親兵沉聲說道。
這名武衛軍是李驍身邊專門對接錦衣衛的親信,畢竟張石頭要掌管全局,不可能時刻隨侍左右。
這封情報,正是錦衣衛潛伏在高昌的探子加急傳來的。
“拿來。”
李驍接過蠟丸,拇指輕輕一捏,蠟殼應聲碎裂,露出里面卷成細條的紙條。
展開一看,上面只有簡單的一行字:高昌政變,庫迪那顏收買禁衛軍副統領謨措烏拔,于騰格里節設下埋伏,斬殺阿爾庫斯,還政于契俾多。
目前,哈密力城內正在清洗阿爾庫斯余黨。
看到這行字,李驍的眉頭微微挑了一下,神情里閃過一絲驚訝,但心底卻是平靜無波。
對于阿爾庫斯與契俾多的爭斗,無論誰輸誰贏,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唯一讓他意外的是,契俾多這一方贏得竟如此之快。
“阿爾庫斯真是個廢物。”
李驍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嘲諷,“竟然被一群烏合之眾算計死了。”
他暗暗搖頭,一點也不為這個便宜老丈人感到可惜。
雖說這兩年來,阿爾庫斯對他始終恭敬有加,貢品從未斷過,但在北疆利益面前,任何擋路者都該死。
“大都護,高昌那邊……”李東昆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問道,畢竟阿爾庫斯是李驍的岳丈,這突如其來的政變,難免會影響北疆的布局。
“無妨。”李驍抬手打斷他,語氣平靜得像在說一件尋常事。
“無論他們誰輸誰贏,最終贏的只會是我北疆。”
“況且,冬天過去了,我北疆大軍也該動一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