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猛安合是北疆的老將,黝黑的臉上刻滿風霜,他躬身道:“大都護說的是。”
“冬天凍土難行,征兵之事確實遲緩了些,如今冰雪消融,正好召集各萬戶青壯,開始訓練。”
去年攻克河西走廊后,李驍便下了擴軍令,奈何寒冬來臨,諸事停滯。
而且當時最重要的事情是安置移民,征兵之事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如今春意漸濃,正是整軍備戰的好時機。
“夏國俘兵要重點篩查,合格者編入六鎮,先把軍紀練起來。”
李驍的手指在地圖上重重一點,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我北疆的軍紀可不是夏國,違反軍紀是真會殺頭的,這點必須讓他們從一開始就刻在骨子里。”
“最重要的一點,我北疆不允許失敗,更不允許投降,無論將領還是兵士,都必須血拼到底。”
“他們以前的壞習慣,要改一改了。”
九猛安合微微點頭道:“大都護放心,屬下定會讓老兵帶著他們先學軍規,每日晨操前背誦軍紀,違令者當場重罰,絕不姑息。”
他取來賬冊翻開,指尖劃過密密麻麻的名字:“目前已編入軍中的夏軍戰俘有一萬余人,全部列為兵士,視軍功升職發賞。”
“按照大都護規定的兵額,我們還需要繼續征召兩萬五千新兵。”
他指著兵冊上的匯總數字解釋道。
曾經的六鎮兵額是每鎮一萬人,如今李驍準備將第一鎮擴充至兩萬人,其他五鎮各擴至一萬五千人,總計需要征調三萬五千人。
目前已經征召了一萬多名新兵,還有兩萬多的差額待補。
這對北疆來說并非難事。
想當初李驍整頓河西戰俘,得五萬庫里新軍步兵。
后來又俘虜五萬多名夏軍精銳,再加上眾多運糧民夫,以及大量河西青壯。
從中挑選三萬五千人簡直易如反掌。
只不過這些新兵多是民戶,平日里靠耕種公田過活,別無其他收入。
而除了武衛軍,其他諸鎮都沒有固定軍餉,所以此次征兵主要針對那些無需養活家人的單身漢。
軍中管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最是合適。
“但最重要的,還是得盡快開啟下一輪戰爭。”
九猛安合合上賬冊,語氣里帶著老軍伍的通透:“只有不斷搶掠,這些新兵的腰包才能迅速鼓起來。”
“才有能力買女奴,或是自己搶來女人,在北疆落地生根。”
他說著自己的征兵計劃:先從再從移民中篩選單身青壯,優先錄用有過戰爭和狩獵經驗的漢子。
剩下的全部從夏國俘兵里挑出精銳補充缺額。
李驍時不時點頭,聽到不同意見便及時提出。
九猛安合沉聲總結道:“按此進度,最遲初夏,六鎮就能補齊全部兵額。”
“到那時,北疆六鎮總兵力將達到十萬人。”
李驍望著窗外開始融化的積雪,眼中閃過一絲銳利。
十萬人馬,足夠他在西域和中原掀起更大的風浪了。
這些新兵既是北疆擴張的利刃,也得靠搶掠來穩住人心,只有讓他們在戰爭里嘗到甜頭,才能真正成為扎根北疆的鐵血戰力。
兩人又商議了半個時辰,從新兵的伙食標準到布面甲的換裝,事無巨細。
李驍頷首起身,走到地圖前再次審視。
初夏的北疆,十萬人馬蓄勢待發,無論是東進中原,還是西擊王廷,都有了足夠的底氣。
而就在李驍剛剛回到大都護府,脫下沾著風塵的披風時,負責接收都護府來往信件的李書榮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