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稱王
范忠信是金國西京大同府人士。
范家世代經商,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氣。
可前些年卻栽了個大跟頭,競爭對手勾結官府,羅織罪名把他扔進大獄。
為了保命,范家散盡大部分家財,才讓他從鬼門關撿回一條性命。
那場劫難沒打垮范忠信,他揣著僅剩的錢財,重走絲綢之路。
將中原的絲綢、茶葉倒賣至西域,又把西域的玉石、香料帶回中原。
憑借著精明的頭腦和敢闖敢拼的性子,他硬是在刀光劍影的商路上殺出一條血路,狠賺了一筆,再次發家。
回來后的范忠信吸取了教訓,知道在這亂世,沒有靠山寸步難行。
他重金傍上了大同府的一位高官,每月按時上供,從不含糊。
有了這層庇護,范家的生意順風順水,很快便在大同府重新站穩了腳跟。
這一日,范忠信正在后堂核對賬目,下人忽然來報:“大掌柜,外面有位先生來訪,說是您的故人,姓北。”
范忠信放下算盤,略一沉吟,說道:“故人姓北讓他進來吧,好生招待。”
他經商多年,認識的人遍布各地,一時也想不起是誰。
很快,下人引著一位年輕男人走進來。
眼前的男人二十出頭,體型健碩,站姿挺拔如松,眼神銳利,一看就非尋常之輩。
可范忠信敢肯定,自己從未見過這號人物。
“這位先生,恕范某眼拙,”
范忠信拱了拱手,語氣帶著幾分疑惑,“你是”
年輕男人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從懷中掏出一物,托在掌心。
那是塊鐵鑄令牌,巴掌大小,除了正面刻著個日月同輝的圖案,再無其他裝飾。
可當范忠信的目光剛落在令牌上的瞬間,臉色驟然大變。
他瞳孔猛地收縮,像是見了鬼一般,猛地從椅子上彈起來,帶倒了身后的木凳,發出“哐當”一聲響。
“你是從北北北”范忠信的聲音發顫。
男人點了點頭,淡笑道:“沒錯。”
即便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從生死場爬回來的范忠信,此刻也無法鎮定了。
他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幾年前的那次西域之行。
正是北疆軍攻破高昌的那一戰,鋪天蓋地的鐵騎如潮水般涌來,甲胄碰撞聲、戰馬嘶鳴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那是他畢生難忘的場面。
當時他以為自己必死無疑,貨物和性命都要交代在那里,可北疆軍并沒有殺他,反而讓他見到了一位大人物——金州都督李驍。
那是一個很年輕的漢人,談吐間自有乾坤,周身的氣場強大得讓人不敢直視。
對方問了他許多中原的事,尤其關心金國境內漢家百姓的生活。
臨走時,李驍不僅歸還了他的貨物,還派親兵護送他出了西域。
再次聽聞李驍的消息,已是去年冬天。
那時對方已成為威名赫赫的北疆大都護,統帥著整個北疆的軍隊。
范忠信對北疆的疆域沒什么概念,他只到過高昌便折返了,卻也知道那是個龐大而強悍的存在。
李大都護率軍征伐夏國,占領了整個河西走廊,兵鋒直抵黃河西岸,嚇得夏國上下惶惶不可終日。
消息傳到金國時,金國君臣坐立難安,雖極力封鎖消息,普通百姓無從知曉,范忠信卻有自己的渠道。
他原以為與那位大都護只是一面之緣,和北疆再無瓜葛,萬萬沒想到對方竟會派人尋來。
范忠信心虛地瞥了眼門外,快步上前給年輕男人斟上熱茶,姿態謙卑了許多,輕聲問道:“不知先生名諱”
“名字只是個代號,無關緊要。”
年輕男人端起茶杯:“范掌柜叫我老六便可。”
老六
范忠信心里哭笑不得,面上卻不敢怠慢,恭敬地稱呼一聲:“六先生”。
“不知大都護他老人家……一切安好”他試探著問,語氣里帶著幾分小心翼翼。
老六呷了口茶,淡淡點頭:“大都護一切安好,只是念及范掌柜當年的坦誠,特讓在下前來,與掌柜談一樁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