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語氣愈發鄭重:“只是正如大都護所言,金融關乎國本,最要緊的便是信用。”
“所以北疆的錢莊,絕不能落入私人之手。”
李驍眼中閃過一絲贊許,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屬下以為,北疆錢莊當總設龍城,在武威、西海、高昌、庭州和陰山、伊犁各設分號,北疆錢莊的分號需按‘軍事要塞為點,商路為線’鋪開。”
崔本昌挺直腰背,聲音因興奮添了幾分清亮。
他從小對術數和錢幣之事便很有天分,算是小有名氣的神童。
所以在二十歲的年紀,便成為了涼州城最大錢莊的掌柜。
如今被李驍看中,似乎又重新找回了曾經的自信。
“龍城總號需設三大堂口:存銀堂管儲兌,匯通堂掌異地匯兌,票號堂專發可流通的‘龍票’。”
“每個分號都要配兩名以上的銀匠,專司辨別錢幣成色、以防假冒,再調十名老兵當護衛,錢莊的信譽得用刀槍護著。”
聽著崔本昌的侃侃而談,李驍心中已經有了定數。
眼前這人,正是北疆錢莊大掌柜的不二人選。
他抬手示意崔本昌坐下,沉聲說道:“錢莊這個名字不好聽,得改改。”
“在我北疆,賣酒的叫酒行,賣布的叫布行,行商的叫商行。”
“做銀錢買賣的,就叫銀行。”
“北疆銀行的大掌柜,就由你擔任,需要多少人手,多少銀錢籌備,盡管與韓參軍商議。”
崔本昌心頭一震,猛地起身躬身,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屬下定當竭盡所能,不負大都護所托!”
看著他堅定的模樣,李驍微微點頭,又說道:“龍城總行的票號堂暫且不設了。”
“北疆銀行當先鋪平銀錢事宜,關于銀票之事,不宜操之過急。”
聽到這話,崔本昌有些失望,但還是點頭說道:“屬下遵命。”
票號堂,就是專門發行銀票的。
之前,他便向李驍提出過“以銀代幣,通南北商路”的想法。
就是用銀票取代沉重的銀錢,方便貨物的流通。
并且還為銀票的發行制定了計劃,讓李驍頗為欣賞。
只不過,銀票的存在是以國家和錢莊的信譽為前提。
而且這東西也不是崔本昌首創。
宋國商人首先發明了‘交子’,然后金國朝廷也隨之發行了‘交鈔’。
只不過這兩種銀票對社會造成的影響都比較大。
尤其是金國的‘交鈔’,因為后期需要應對宋國的北伐和蒙古的南侵,再加上天災人禍,以及各地的叛亂起義。
所以,金國朝廷大量印制‘交鈔’,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一石糧食甚至達到了十貫銅錢的價格。
所以在李驍看來,銀票的出現是一件有利于商業的好事,但不能操之過急。
在他的計劃中,先將北疆銀行的體系搭建起來,讓北疆的軍民以及外地的商賈習慣了北疆重寶。
再加上北疆的信譽做支撐,那個時候才是‘北疆龍票’發行的時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