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戰事則是直接轉化成正兵。
三娃子剛入營就被分配了一身甲胄和三匹馬,一匹良馬專門用于作戰,兩匹駑馬則用來拉貨。
所有新兵都是這個待遇。
想換好馬
要么自己掏錢買,要么就等著上了草原,從敵人手里去搶。
之后,三娃子和其他新兵一起,投入到了緊鑼密鼓的磨合訓練中。
他們在日常的兵役訓練中,已經學習了很多殺敵技巧,缺的只是與隊中其他人的配合。
半個月后,部隊終要開拔。
出發前,他們先去了糧倉,每人領了兩石糧食,也就是兩百四十斤,被分別裝在了兩匹駑馬上。
這便是他們在戰爭期間的全部口糧,也可以從敵人手中搶掠牛羊。
軍中有著明確的標準,平日里每人每天一斤口糧,可一旦陷入高強度戰爭,糧食消耗就會漲到每天一斤半。
而且,普通慢走行軍時,戰馬啃草就行,可到了戰場上,需要奔跑沖鋒的時候,就得給戰馬喂食精糧。
這么一算,這些糧食差不多只夠每個人吃半年左右。
吃飽喝足之后,眾人躺在草地上休息。
一名士兵摸著自己的肚子,忍不住感慨說道:“以前俺們在夏國的時候,可從沒打過這么富裕的仗啊。”
三娃子側頭看去,這人是去年河西之戰中被俘虜的夏國士兵,經過一番改造成為了北疆的兵。
此刻他臉上滿是唏噓,像是在說別人的故事。
也算是給三娃子這種新兵說著以前在夏國當兵時候的酸苦。
“三娃子你小子可是混到好時候了,以前在夏國年齡小,顧不上服兵役,不知道咱們這些窮苦出身的兵丁,在軍營里面多難熬。”
“夏國雖說是有軍餉,可層層克扣下來,能到自己手里的,也就剩個零頭了。”
“戰功賞賜也一樣,明明得了賞,卻被上官找個由頭貪了去。”
“北疆就不一樣,沒有軍餉,可劫掠的戰利品三分之一都歸自己。”
“戰功賞賜標準寫得明明白白,誰敢貪污,直接株連全家,誰也不敢動歪心思。”
他頓了頓,想起在夏軍的日子,更是搖頭:“在夏軍里,糧食也難吃飽,還不是因為貪污”
“只有到了真正打仗的時候,需要咱們出力了,才會給吃飽飯。”
而在北疆,直接把糧食發給士兵自己掌控,不用擔心被人克扣。
還有戰馬、甲胄、武器這些,北疆用的無不精良,遠非夏國可比。
這名士兵一路上都在感慨,以前在夏國當兵真是虧了,最后啥也沒剩下。
反而是剛來北疆就能分到幾畝地,日子才有了盼頭。
三娃子聽著他的話,心里也泛起了波瀾。
想起了自己剛娶的回鶻媳婦兒。
那姑娘雖然漢語說得不太流利,卻勤勞能干,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
“也不知道夏收之前,能不能打得完這場仗。”他喃喃自語,語氣里滿是擔憂。
不遠處的什長聞言,搖頭說道:“夏天能在秋天之前結束就不錯了。”
三娃子心里咯噔一下,更加擔心了。
西州的糧食一年兩熟,不用春種,只需要拔草就行,自家婆娘一個人完全能應付。
可若是到了收糧和夏耕的時候,她一個人恐怕就顧不過來了。
什長看出了他的心思,卻滿不在意地說道:“顧不過來就雇人唄。”
“等別人家的事情忙活完,讓你婆娘點錢雇人來干活就行。”
“雖然會因晚種而少些收成,但總比把你婆娘累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