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帶隊的教官見狀,低聲喝道:“專心訓練。”
“拿出真本事,才不辜負大王的期待!”
學生們齊聲應和,訓練場上的呼喝聲陡然提高了幾分。
李驍身邊,趙烈指著訓練場介紹道:“大王,這些科目都是按您當年制定的大綱推進。”
“晨練熱身,上午學戰術沙盤與文化課,午后練騎射、體能與火炮運用,傍晚教野外生存與急救。”
“就像您說的,要讓他們既會打仗,又懂謀略,還能識字斷文,才算合格的大秦軍人。”
李驍目光掃過訓練場,見學生們的精氣神十足,嘴角露出一絲贊許:“不錯,沒有荒廢時日。”
這時,趙烈從身后教官手中接過一份折疊整齊的成績單,雙手遞上:“這是第一期三百四十六名學生的最終考核成績單。”
“除了此前的實戰剿匪,還包含騎射、戰術、文化課等科目的成績,全程由李百戶等武衛軍監督,確保公正。”
李驍接過成績單,目光落在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上。
“陳牧之,騎射科目“優”、戰術推演“優”、文化課“優”、實戰考核“甲等”。”
各項成績均名列前茅。
緊隨其后的是穆英、張哈圖、劉大毛、馮虎、蕭謀恩,也都是學生軍中的佼佼者。
他指著名單滿意的點頭:“都是我大秦的好兒郎。”
“騎射過硬、戰術不弱,還能識文斷字,比當年的咱們可強多了。”
“你們能培養出這些優秀的學生,也同樣辛苦了。”
趙烈連忙道:“都是大王教導有方,學堂的每一條規矩、每一門科目,都是您親自定的,屬下們不敢懈怠。”
誰說‘黑面神’冷血無情?在李驍面前也頗懂人情世故,好話一套套的。
“緊急集合!”
片刻后,趙烈高聲下令。
訓練場立馬響起了緊急集合號,學生兵們聞聲而動,迅速放下手中的訓練項目,朝著廣場方向奔去。
“踏踏踏踏~”
不過短短片刻的功夫,三百多名學生已列成十個整齊的方陣,橫平豎直,鴉雀無聲,只有衣服摩擦的細微聲響,展現出極強的紀律性。
廣場上空,金色的日月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旗下的李驍畫像栩栩如生。
而畫像前,李驍身著暗金龍紋甲胄,親自站定,陽光灑在甲胄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周身的威嚴氣勢讓整個廣場都安靜了幾分。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每一張年輕的臉龐,從陳牧之堅毅的眼神,到穆英挺直的脊梁,再到后排少年們略帶緊張激動的神情。
最終開口,聲音洪亮如鐘:“兒郎們,三年了,本王又來看你們了。”
李驍建立金州武備學堂,從不是甩手掌柜。
此前只要身在金州,他常會抽時間來學堂巡視。
有時會親自示范馬刀劈砍的技巧,有時會坐在沙盤旁與學生們推演戰術,甚至會和孩子們一起啃囊喝稀粥。
陳牧之這批學生,幾乎都是他看著長大的。
只是東征三年,歲月匆匆,當年滿臉稚氣的孩童,如今已長成挺拔的少年,連他自己都有些認不全了。
“還記得三年前,本王最后一次來學堂,陳牧之你還因為個子矮,被穆英從馬背上挑了下來,揚言一定要報仇,超過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