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青史留名的文臣武將,都是這個時代的精英,張易來這里,本來就是作弊,那就認認真真作弊,把這些能收集的猛牛,都一個個牽回家,然后一起走牛比的路,讓想割據煞筆無路可走。
到了海島后,張易把這些牛人,一個個塞進班級后,就帶著郭嘉,荀彧和戲志才,還有荀家的兩個年輕人,一起來到句章。
結果,華佗給了張易意外驚喜,黃忠夫妻聽聞華佗在會稽醫院坐館,就帶著幼子黃敘來求醫,隨后就被華佗以先天失調,需要慢慢調理為由,留下他們全家。
張易在收集人才,華佗看出黃忠是猛將,當然會幫忙拖住黃忠。
張易把郭嘉等人請華佗診治后,就帶著華佗親自抓的藥包,回到海島。以后郭嘉等人每個月來一次句章,請華佗診治。
黃忠是南陽駐軍百人將,因為替兒子求醫,才請假出來的,結果到了這里,也就進了張易虎口,張易非常需要他這種高手來調教小牛,包括他自己,也想學習馬上作戰功夫。
大船島自從練兵開始,虞魏兩家每年都會選送年輕人進來,對于其他人來說,今年不過是選些外地年輕人來學習,根本沒有引起任何波瀾。只有張易知道,自己收攏這些人后,將不會再有三國,因為自己有底氣干掉想自立的任何人。
剛來海島時,能幫著張易訓練的只有祖茂,現在祖茂還帶著會稽民兵,在后面幫助平東軍做后勤工作,在小牛沒有訓練好后,還沒人能代替他的工作。
這次多了這么多潛力小牛,黃忠卻來了,武藝高倒是其次,黃忠的百步穿楊神技,才是這里急需的課程,原本害怕離開了原來的生活軌跡,太史慈和趙云的神箭術再也施展不出來,現在當然不再擔憂。
等終于把學生納入正軌后,張易才知道,太史慈和顏良的父親,每天還會給兒子加訓,因為兩人年幼,他們倆家人都留住島上開荒種地,想不到張易拐帶小的,居然帶回來兩個武藝出眾的老兵,當年兩人都當上百人將,只是傷殘后,才退伍回家。
既然知道歷史上太史慈和顏良都是家傳武藝,張易當然會重用兩個老兵,直接就聘請他們為教官,跟著黃忠一起訓練年輕人。
才安靜一個多月,新來島上的年輕人,就開始分化,自然分出文武之列。
張易把他們放在一起教學,希望培養出文武全才之輩,現在看來還是理想化了。
強按牛頭不飲水,張易不再多管,很快就另找館舍,把他們遠遠隔開,還各自分出四個班級,讓他們自己抱團后自由競爭。
為了充實師資力量,張易又從平東軍里,請來十來個張氏子弟,還讓荀攸這些年長的士子,也充當老師。張昭則帶著幾十個弟子,回到平東軍,組建平東軍后勤部,和祖茂的人馬直接對接。
張昭的這些弟子都是當初開荒的年輕人,學會寫字后,一直跟著張昭管理屯田,在大船島屯田已經走入正軌后,張昭返回平東軍,他本來就有軍職,每次平東軍報功時,都會算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