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她不會空手去。
空手登門多不禮貌。
明月高懸之時,她正將自己鎖在房內,挑選著明日給駱必知的禮物。
刑部主管刑獄,其職責貫穿律法制定、案件審判等司法流程。
歷代刑官“案頭必備”的書籍,除卻各朝律法,便是“破案叢書”。
此類書冊不多,同安縣衙也有一份,其中,有輔助命案勘驗與物證鑒定的《兇證考》,也有輔助推衍案件流程的《緝兇要術》等。
沈箏無聊之時看過這些書。
不能說不好,只是書上描寫的勘驗、推演等流程,都過于依賴刑官的經驗。
換句話說——有經驗的刑官和仵作,一眼就能看出門道,沒經驗的刑官,照著書查案也發現不了線索。
可這世間哪有人天天破案的?凡事都有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為了天下冤案,為了各地衙門,也為了自己能順利升官,沈箏決定,從系統換兩本刑偵書籍送給刑部。
瑩瑩藍光映在她臉上,在系統上翻來翻去,她最終選定了兩本書。
——《死因技術分析》,讓仵作驗尸更趨向于標準,而非“經驗”。
——《犯罪心理與案件溯源》,通過側寫兇手的行為邏輯,推衍其作案動機,重建犯罪現場。
兩本書都經過系統改良,符合大周世情,就是可憐了她的手腕,又要遭罪。
厚厚兩本書,一晚上是絕對抄不完的,沈箏便隨意挑了一些內容,用作明日的“敲門磚”。
......
子時睡下,卯時起身,沈箏感覺自己雙腿有些發飄。
剛推開房門,迎面而來的就是一碗醒神湯。
佩玉端著湯,心疼地看著她眼下的青黑,“大人昨夜又子時才熄燈,這會兒又起了......”
沈箏接過湯,一口飲凈,笑她:“你這丫頭,大晚上不睡覺,一直盯著我屋子瞧?”
佩玉撅了噘嘴,取回了碗,“眼看著您都瘦了,往后府里上下都不敢見同安縣的百姓們。”
沈箏說她瞎操心,擦過嘴后,又去大缸旁看蛙。
缸里的牛蛙擠在一起,喉嚨微微鼓起,卻不似夜間那般吼叫,二人走近時,發出一些聲響,驚得它們在水里直蹬腿。
“佩玉,你想不想吃大蝦蟆?”沈箏問道。
佩玉吞了口口水,誠實不已:“想......”
她小時候偷偷吃過烤蝦蟆,那叫一個香......
找到志同道合之人,沈箏當即拍板:“給廚房說,準備酸姜、酸水、茱萸、蔥蒜、米酒、紫蘇、黃酒、老陳醋、大骨湯,咱晚上吃大蝦蟆。對了,再問問姜升,能不能搞到胡麻油。”
佩玉腦子跟不上她的嘴,連忙取出草紙和筆,“主子,勞您再說一次......”
見她這架勢,沈箏微訝:“這些字你都會寫了?”
不應該吧,有些字還是很復雜的,并且不常用。
佩玉臉頰微紅,埋頭道:“不會寫的,奴婢可以畫......”
待佩玉記下佐料后,沈箏回房取了昨夜兌換的兩本書,去了枕流院尋李時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