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他們對于跟小輩出來,面對新的環境充滿了好奇、吃驚和歡喜。
齊躍進習慣先辦正事,然后再游玩。
一行人沒有在省會停留,直接去了南市安頓下來。
南市是天偏地遠的一座古城,背山臨江,似是時間停駐在這里,被外界遺忘。
心無端地靜下來,沒有浮躁沒有喧囂!
老爺子和老太太們見了,立馬喜歡上了,果真跟家里不太一樣……
這時候寫征文名為桑小珍的十歲小姑娘,在父親和村長的陪同下,早早就來到了招待所。
“您就是齊躍進哥哥吧?我是桑小珍,南市東鄉樂潭村的,在東鄉小學念二年級。”桑小珍崇拜地仰頭看向齊躍進,“我在老師的辦公室里看到了京都日報,上面有對您的采訪報道,還有一張您在講臺上的照片。
您這次來,是真要給我們村建造小學的嗎?”
她身后的兩個大人蹙眉,不住地打量著齊躍進一行人,臉上已經升起不悅。
“小珍,你以為小學是你們過家家玩的泥巴屋子,說蓋就蓋?
蓋房子和請老師得花多少錢?你啊,就是村里的小姑娘,暑假后安安分分在家里幫忙干活,你哥摔傷了腿,沒人再送你上下學!”
一個滿臉滄桑的老漢壓抑著火氣道。“小姑娘家家的,會認幾個字不被騙就行,還是好好跟你阿媽學習做家務,等嫁人后什么事都能上手,不至于被婆家嫌棄。”
桑小珍搖頭堅定地說:“阿爸,你說過的,只要咱們那蓋了學校,就讓我上學的。”
老漢心里嘀咕,他那是哄小孩玩的,就他們那地方,怎么可能會有小學?
齊躍進還沒開口呢,楊濱洪就已經拿出了介紹信,遞給了村長,小聲用方言解釋了一遍。
那村長低頭瞧著介紹信,慢慢地他不住地看向齊躍進,臉上表情變換的很快,最終樂呵呵地點頭,表示會配合省教局的。
這會兒已經是傍晚了,齊躍進看著掛在天邊的夕陽,招呼大家送三人回去,順道瞧瞧東鄉的情況。
郭老和闞校長忍著疲憊,也要跟著去。
齊躍進勸不住,便給他們沖了蜂蜜水帶著路上喝解乏,交代寧思涵幾句。
“媳婦兒,晚上你們就別出去了,在招待所里好好休息下。
我開車帶一半的人去鄉下,讓田同志呆在這邊照應著點。
估計晚上我們趕不回來,就住下了,不過明晚之前一定回……”
寧思涵點頭,塞給齊躍進一個急救包,里面都是應急藥物。“進哥注意安全,旁邊就是部隊,不用擔心我們。明天一早,我帶爸媽和爺奶他們出去溜達下,買點東西。”
齊躍進捏了下她的手,塞入一厚卷錢,低聲說:“你們貼身藏好……”
大部分錢都被他收入空間了,隨用隨取。
東鄉距離南市有一個多小時,而樂潭村又要開二十來分鐘。
這會兒天已經黑沉,借著車燈,眾人隱隱約約看到不遠處接連在一起的虛腳樓,寥寥無幾的磚頭與木頭結合的結構,很多地方都是用竹子、木樁撐起來的,好似搖搖欲墜的危樓,隱約能聽到刺耳的吱呀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