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凡開始看病后的第二十天,他的名氣已經在方圓百里徹底傳開了,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那怕他每天接診的人數不變,依舊只是五十個,但來找他看病的患者數量,卻是指數級攀升。
有多夸張呢?
夸張到,一向荒涼僻靜的小山村,因為這事兒堵起了車。
堵出去了十幾公里那么遠!
江凡所在的村子,有史以來,還是頭一次有這么多人。
突然暴增的人流量和車流量,給周邊的村鎮都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光是出行就是一大問題。
村里的道路本就狹窄,車流量一多,路就被徹底堵死了,連人都過不去,只能從山上繞。
狹窄崎嶇的道路,還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那一天,鎮上的派出所都忙累了,全天二十四小時待命,幫著疏導交通,維護治安。
讓派出所頭疼的是,他們好不容易才疏通的道路,往往通暢不到半小時,就會很快被堵上。
因為后面來找江凡看病的人,絡繹不絕,你剛把前面的車輛疏通好,后面的就又來了。
沒辦法,到最后,派出所只能采取交通管制的策略,從鎮上的國道開始,對車輛進行截流,不允許過多的車輛進村。
這樣做,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壓力,但收效甚微。
你不讓開車,人家可以用腿走著去。
人一多,路上照樣擁堵,只不過,以前堵的是車,現在堵的是人。
而且,由于不允許開車進村,人們都只好把車子停在鎮上,然后徒步進村。
這樣一來,村里是不堵車了,但鎮上又開始堵車了。
不僅如此,因為進村的人太多,很容易滋生沖突,派出所還得抽調警力,到村里去維護治安。
面對如此局面,派出所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原因很簡單,這些突然暴增的人流量,都是患者及其家屬,人家過來,是為了找江凡看病的,非但沒有違法,反而還很可憐,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些大老遠找過來的患者,很大一部分,都是身染重病,復雜病癥的患者。
他們深受病痛折磨,一個比一個可憐,為了活下去,他們此前已經去過不少醫院了,實在是沒辦法了,才大老遠的跑過來找江凡碰碰運氣的。
病急亂投醫,說的就是他們。
但沒人能對此指責,因為他們,也只是想來碰碰運氣,看看江凡能不能有法子,把他們治好,讓他們活下去。
這有什么錯?有什么罪?
派出所能做的,也只是維護治安,防止沖突發生。
來找江凡看病的患者越多,相應的,就有不少醫院的患者人數減少。
醫療改革之后,國家對醫院的第一條要求,就是減少財政撥款,鼓勵醫院自力更生。
也就是說,醫院醫生們的收入水平,和接診的患者人數是掛鉤的。
接診的患者人數越多,工資就越高,相反,接診的患者如果少了,醫院可能連正常運營的成本都無力支付。
受江凡看病的影響,不少醫院接診的患者人數,都呈斷崖式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