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可不是什么好事兒。
所有人都知道這樣很糟糕,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但從民眾,到當地的官員,大家都無能為力。
沒法收拾這個爛攤子。
直到李香蕓的到來。
李香蕓一來,就對縣城進行了調研,然后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財政窟窿先填補上。
有了人,大家才有驅動力。
河流得到治理,垃圾也開始有人清運,道路也進行了修補,環境得到了改善。
如果李香蕓只能做到這一步的話,那只能說她是一個有點能力的縣領導。
但這個縣的弊病太多了,有點能力,是解決不了當地的問題的。
很多人都小瞧了李香蕓,認為她如此年輕,執政經驗又不是很豐富,肯定改變不了當地糟糕的局面的。
但他們都錯了。
李香蕓從江凡哪里拿到錢之后,積極招商引資,總算是讓人口外流的情況得到了些許的環境。
然后就是賞金籃球賽。
賞金籃球賽的熱度起來之后,縣財政開始充盈,有了錢,很多原本難以處理的事情,現在都能迎刃而解了。
工作機會大大增加,一直呈現人口外流趨勢的縣城人口動態,開始出現了人口回流。
若非經濟所迫,有幾個人愿意背井離鄉呢?
看到家鄉現在有工作機會,慢慢的有了發展,大家還是更愿意在家鄉生活的,畢竟,這里是熟悉的地方,有熟悉的人,是他們生長起來的地方。
盡管在江凡面前,李香蕓很多都是很溫和的態度和表現,但實際上,她在當地政壇,一直都是以雷厲風行著稱的。
當初填補財政窟窿的時候,被她查處革職的官員就高達幾十人。
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當地盤根錯節的利益集體,提高了行政效率。
賞金籃球賽的熱度起來之后,李香蕓并沒有放松,對當地的領導班子,反而是抓得更緊了。
因為她很清楚的知道,熱度是一個放大鏡,可以把當地經濟拉動放大之時,也可以讓其中的弊病放大。
這個縣城,太需要經濟的滋養了,她怕大家過猶不及,反而是葬送了這大好的發展機會。
所以,盡管后續的賞金聯賽還沒有,她早早的就做好了部署。
像是物價管制,必須要明碼標價,不能宰客。
政府部門,要從多個維度,為旅客提供周到的服務等。
交通管理,治安管理,都不能放松,必須要讓賞金籃球賽,成為一個,可以讓該縣城美名遠揚的大好機會。
不僅如此,當地居民也要配合,接待好旅客朋友們。
命令從縣政府領導班子,一直傳達到各個街道,各個社區,每一戶人家。
李香蕓,完全是把后續的賞金籃球賽,當成是一場大考來對待的,不敢放松絲毫。
賞金籃球賽另外四個級別的報名,相當之火爆。